第191章
作者:远上天山      更新:2024-12-24 17:03      字数:1629
  何况南江厂和他们是同系统的竞争对手,他们领导绝对不会挖人挖得太难看。
  他们大连厂想从南江厂挖人,南江厂反过来挖他们的人又该怎么办?
  众人细细分析起了手头的方案。
  这份方案从船身设计到船体,再到船的动力系统、武器系统和电子设备,方方面面都有充分的考虑,针对目前051型存在的问题,方案上也给出了比较明确的解决措施。
  搭载武器这块不需要他们心烦,海军方面自有定夺。
  燃气轮机这块,我听说宁安的厂子引进了通用的技术?卫强身后的一位技术员道,但船用轮机方面,我没听说有什么突破。
  按方案里的意思,项目负责人显然也更青睐燃气轮机,现有的动力配置太陈旧了,都是国际上已经淘汰的技术。
  目前虽然才进入到设计方案的阶段,但设计本身也需要有实操性,在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把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一一排除。
  林叙你有什么想法吗?项目负责人看向林叙。
  林叙交上来的方案里已经提到了动力系统改进的问题。
  可以先和电气公司合作,看他们能不能生产出符合我们要求的燃气轮机。林叙道,从理论上说,只要革新方法,提高轮机的效率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国内有些厂家的技术是能跟上的。
  国内的燃气轮机工业起步较晚,比航空业和船舶业的发展都要晚得多。
  建国之后直到1956年,沈阳一家发动机制造公司才试制成功了第一台涡轮喷气发动机,这是一台航空发动机,而船用轮机发展更晚,62年才在海城研制了第一台船用燃气轮机,功率只有2.94mw。
  在船舶领域,大型燃气轮机的功率在20到50mw,而大型驱逐舰则要配备重型燃气轮机,才能满足其续航和速度的要求,这一标准是100mw以上。(注1)
  技术的差距犹如天堑,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为了达成未来的目标,再长时间都值得等,然而驱逐舰的建造并不在未来,而在当下。
  如果做不到的话,只能走进口这条路了。
  至于排水量、吨位这些问题,就目前来看,倒不是什么难点。
  事实上,哪怕进入新世纪以后,驱逐舰的续航问题依然被普遍关注,可以说,没有一艘军舰的续航是完美的,只是在改造升级的过程中,这一问题逐渐被解决,也就不再成为短板。
  讨论完动力问题之后,两厂的技术员和工程师们又坐在一起讨论了驱逐舰上的其他系统,不得不说,因为方案设置得相当全面,哪怕军舰的建造有许多现实的困难在,但探讨的思路很清晰。
  这份方案,不是咱们厂里人做的吧?明眼人一拿到方案就看出来了。
  这是双方合作的成果,合作成果懂不懂?也有咱们的功劳在。
  大连厂这边参与造船的都是熟手,方案一出,设计图简单一话,这船具体该怎么造,思路再清楚不过。
  方案主要是谁做的?
  有人指着林叙:南江厂过来的,20多岁的副科长。
  这么年轻?
  年轻,有钱,在意大利卖螺母赚了几百万。
  我只能说,大局观确实比咱们厂这批小年轻强。其中一个技术员指着方案的其中一页,就看这里的表述,我都不清楚他到哪里问到的这些工厂的产能。
  他找船舶总公司问的,直接打的电话。
  他问,人家就给了?
  给了。
  我以前也问过啊,怎么都没人理我?
  因为人家能赚外汇?我听他的意思,好像开口闭口就把两厂合作摆在前面,船舶公司那边不给数据,他就说接电话的人是破坏南北船合作的历史罪人。
  没人想到,林叙一个小年轻,居然把扣帽子的t技术学了个十成十。
  事实上,林叙不止找了船舶总公司一家要数据,他手里有本电话簿,能打的电话他都打了,有一些数据相对比较私密,林叙也不会细问。
  他心里很清楚,船舶行业的发展不止是造船,还涉及到相关领域的方方面面,材料、军工、动力、电子、信息一艘船造出来只是最后一个步骤。
  眼下每个领域都处于正起步的阶段,想要一蹴而就难如登天。
  林叙倒希望自己长了八个脑袋十只手,方方面面的革新他都能参与到,然而他只是在做梦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