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作者:远上天山      更新:2024-12-24 17:02      字数:1783
  让赵海平是不会让的,他内心里有点浪漫主义,考古虽然是一门枯燥的学问,但他总能从中找到浪漫的因素。
  林叙他们照样在开学前两天奔赴学校,或许因为假期里他们提到了将来的打算,外公和外婆都有些感伤。
  因为现在两人一年还能在家待上十几二十天,等两人上了班,回家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少。
  外公平时不会表露出这种情绪,外婆想到这事却很感伤。
  她既高兴林叙和林培都有了出息,可两人读了大学,就意味着他们是国家的人了,两人经常在外面,回家的次数自然就变少了。
  左右邻居家的孩子虽然不像林叙林培那么有出息,终归一年到头都能见到人。
  当然,这种想法外婆只是私下里和外公说过,并没有在林叙他们面前表露出来。
  回学校之后,大三这一年的课程照样紧张而充实,林叙每一天都处在忙碌中,相比前两年,他对船舶的理解更为深入,虽然还没有到造船厂和研究所实践过,他自身却已经做好了造船的心理准备。
  班里的同学同样进步飞快。
  到了大四这一年,班里的同学也各自在决定今后的去向了。
  第53章
  荣光船厂
  第五十三章
  荣光船厂。
  一家位于山省、建国初期就已经存在的船厂。
  厂里最近流传最多的, 就是厂子要改行、引进日子国电视机生产线的计划。
  电视机可是个好东西,一台可不便宜,t 我侄子家有一台,家里两个孩子天天往他家跑,都不想回自己家了。
  日子国电视机的生产线不便宜吧?厂子里有这个钱,倒不如先把咱们的工资给发了。
  厂长他要是能发,他就不会想引进生产线这个事了,咱们厂里不是没订单吗?不然好好的船厂何必要造电视机?咱也不是做这行的。
  在万物复苏的80年代,荣光船厂是一个典型的小船厂。
  和南江厂、大连厂这样的造船大厂相比,荣光厂无论规模、技术还是订单量都少得可以。
  77年12月以前,荣光船厂倒是经历过一段好时光, 有来自官方和地方上的订单,虽说生产的数量不大,却足够让荣光船厂这么一个小地方的船厂过上好日子。
  可77年12月做出口船的会议一开, 荣光船厂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为了集中马力做出口船, 国家整合了各家船厂的资源, 发现船厂之间重复建设过多,不仅没有展现出分红、互补的优势,内部甚至出现了互相抢夺资源的情况。
  自然地,荣光船厂的订单量就被削减了。
  如果只是削减订单倒也罢了, 以荣光船厂的体量,勉强还能撑得下去,可82年新年刚过,厂里就听到通知, 等厂里目前的订单完成后, 就不会有新的订单再下给他们荣光厂了。
  对于整个船舶行业而言,82年都是相当特殊的一年, 船舶行业原属于六机部管理,82年改为船舶工业总公司,整个船舶行业也随之进行了全面整顿。
  82年改组后,船舶行业更重发展创新,目标是建大坞,造大船,开始进行技术引进,而荣光船厂这种小船厂,技术上不占优势,也没有钱造大船坞,现状改善不了,厂里几千号工人的吃饭问题成了压在厂领导肩头的一座大山。
  到底走生产电视机的路线,还是坚持造船,这个决定厂领导不敢下,一旦下了,不管哪条路出了问题,厂领导都会成为荣光厂历史的罪人。
  在这个年代,大大小小的厂都在受到冲击,不止是他们船厂,其他行业都是一样。
  83年的初春,荣光厂厂长宋仁发和副厂长方志强在火车站迎接客人。
  宋仁发是荣光厂的老厂长,在霍县这个地方,宋仁发是出了名的强硬,可谓一口唾沫一个钉,不过自从厂里的订单大幅缩减后,宋仁发早已没有了当初的强势。
  整个船舶行业都不景气,军用船舶的订单大幅缩减,大船厂尚在寻找出路,何况他们荣光厂这种小船厂?
  他们荣光厂前些年生产的鱼雷快艇,上级部门都夸品质好,对敌作战时十分有用,可这两年,他们还是按原来的图纸生产,却被批评技术落后。
  上级领导不会替他们想想,就他们厂的设计科和工艺科,能诞生什么高精尖技术?
  宋仁发眼下所等待的,就是来自南江造船厂的一位专家。
  荣光厂当年是由南江造船厂为代表的几家大船厂一起支援筹建的当时也是为了满足国家的发展需要。
  而眼下,发展不需要他们了,他们就只能自生自灭。
  想到这一点,宋仁发心里也有些难过。
  不过既然是发展的要求,他纵然满腹抱怨也无济于事。
  能怪得了谁?还不是因为他们厂产不出高技术产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