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作者:开心大薯条      更新:2024-12-08 16:10      字数:1977
  附近百姓们也都听说苏轼吃多了生蚝患了疾,所以他们自发的将附近的生蚝全捡回家,不让苏轼有吃上生蚝的可能。
  待苏轼病好后,由于许久没吃到生蚝很是想念,偷偷跑去海边找生蚝,找了许久都没能找回一只…】
  -
  “爹,快出来吧,吃生蚝得疾又不是什么羞怯之事。”
  天幕放完苏轼吃生蚝的故事后,苏轼又躲进了房里不肯出门,苏过这回有了经验,按照惯例,父亲定要在房中忸怩许久才会出来。
  所以苏过拿来一把小椅子在门口坐着等父亲,手里还捧着一本书,脚边摆着一只苏轼的饭碗。
  看完几页书后,时不时抬手敲一下门,嚎上一嗓子例行公事。
  【儋州地处海南,海南最不缺的除了海边的生蚝等海鲜,还有树上的椰子!
  苏轼学着当地人从椰树上采下椰子,凿开椰子壳后倒出椰汁,发现清凉解渴,还带有清甜,竟是纯天然的饮子。
  夏日将椰子削去褐色外皮后,湃于井中降温,待椰子冷却后,凿开外壳就能得到冰镇椰子水。
  苏轼父子俩对于新奇的椰子很是喜爱,时不时要凿一只椰子来喝椰子水。
  有一日,苏过觉得椰子壳就这样扔了未免可惜,想起父亲以前自制的子瞻冠,就学着也打磨了一个椰子冠。
  椰子冠的诞生,果真给因苦夏而身体不舒服的苏轼带来了愉悦,苏轼时常带着儿子制作的椰子冠出门游玩,将当地百姓逗得乐不可支。
  这样有趣的东西,怎能不分享给亲人呢?苏过某日神神秘秘的打包了一个包袱通过驿站寄出去了。】
  -
  “苏大人,有你的家书和物品。”
  苏辙突然收到了侄儿苏过寄来的东西,以为兄长又有了什么困难,急着回到家打开包袱和书信。
  却发现,包袱中啥都没有,只有一顶椰子冠。知晓了来龙去脉后,苏辙难得展开了笑颜。
  由于想念兄长侄子,每到不当值的日子,苏辙总会戴着苏过寄来的椰子冠,在市集中走来走去。
  百姓们皆以为是新潮流,纷纷购买椰子做成冠来戴,可椰子要等琼州船来才能有,所以一时还成了当地的紧俏货。
  苏辙思念亲人的举动,竟在无意间学着哥哥引领了时尚潮流。
  【苏轼在儋州的日子是难熬的,改革派之人不断派遣人来观察苏轼的生活,但凡他过得滋润些,总能想方设法给苏轼再制造些困难。
  比如不让苏轼住官署,若有谁给了苏轼一个栖身之地,被朝廷知晓后就会被波及贬官。
  一番警告之后,没人能给苏轼提供住宿之地,苏轼只得带着儿子家人自己搭草屋住。
  苏轼在儋州的日子却也是安逸的,他帮助当地百姓过上了更好的日子,百姓们都对苏轼爱戴又敬重。
  待朝廷再来人打探苏轼的生活境况时,相关人员自发将苏轼的生活描述得凄苦些,好打发走朝廷之人。
  到了后来,苏轼与儋州百姓们打成一片,经常跟着他们去赶海捞生蚝,年纪大了的苏轼体力跟不上其他男子,就排在妇人后头,倒也能跟上她们的步伐。】
  -
  “啧啧,子瞻兄,你倒是挺不拘小节。”
  黄州的庭院中,张怀民本来为苏轼的遭遇揪心不已,怎的一把年纪了还要被贬谪去儋州那等地方。
  去儋州之人,据说九死一生都不为过,这可怎么办?
  没想到豁达的好友过得还挺好,还跟着小郎君大娘子们一起赶海去了,敢情他刚才是白担忧了。
  苏轼也是真没想到,自己以后会被贬去那么远的地方。原本还在彷徨无助,冷不丁的听见张怀民喊着什么郎君娘子的,一时老脸都有些挂不住。
  谁,谁一把年纪跟着去赶海了,定不是他苏轼所为!
  【本以为,儋州就是苏轼最后的栖身地,若再被贬谪,苏轼就要被贬到海里去了。
  所以对于自己以后要住的小茅屋,苏轼还是很爱惜的,时常就要招呼儿子苏过修修补补。
  每当晴天时,儋州百姓们路过苏轼的茅草屋,总能看见苏家小郎君在屋顶铺草垫木什么的,很是勤劳。
  后来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苏大人喜爱修缮房子,若看见称手的茅草木头,都会拿去交给苏大人家的苏小郎君。
  每当这时,苏家茅草屋就会传来许多欢声笑语,苏轼总是喜笑颜开,苏过总是愁眉苦脸。
  苏轼高兴的是茅草屋越来越坚固,不会半夜睡着还要担忧屋顶不保,苏过愁的是又得爬上屋顶加茅草去了。
  这样清贫又安逸的日子过了三年后,年轻的宋哲宗却突然驾崩了,由于哲宗并未留下子嗣,所以哲宗的弟弟赵佶登位,是为宋徽宗。
  且不说朝堂之事,宋徽宗登基后按例大赦天下,且朝廷又回归到了保守派当政,苏轼也就在这一波赦免之中得以离开儋州。
  与苏轼以往的任职地一样,儋州的百姓们也很舍不得苏轼,但苏轼有了更好的前程百姓们又打心眼里为他开心。
  这回总算能坐上官船了,随着官船的驶离,苏轼朝着码头挥了挥手,看着相邀来给他送行的质朴百姓们,心头泛起了近乡情怯之感。
  随着诏令,苏轼一路坐船北上,可到底已是花甲之年,又经历不断被贬谪,纵使苏轼心态再好,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