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节
作者:
满汀洲 更新:2024-02-10 16:00 字数:4373
康熙皱眉摆手,道了声起磕,接着便催他长话短说,莫耽搁他们祖孙和乐。
胤禛努力吸了吸鼻子,故作一脸委屈:“皇阿玛有孙儿跟重孙,就不喜儿子了么?”
这回康熙是真嫌弃了:“停停停,都四十多的人了还这般作态。吓到朕不要紧,吓着小凯旋了怎么办!”
胤禛:……
奈何不了老子,只能狠狠瞪儿子。示意他憋住,不可笑出声,更不能四处传扬,否则必让他知道家法厉害的样子。
一整个被威胁住的弘晖:!!!
无力反抗,只能忍到腹痛,坚决不让阿玛找到打击报复机会。
胤禛见状只轻笑,接着就又对康熙拱手:“皇阿玛,李氏之事……”
康熙还没等他把话说完就道:“既然说好全权交由你处理,朕便不会再插手。原本,朕打量着让礼部尚书具奏禅位事宜,但你既百般推辞,朕便也不强人所难。只依着你前番所奏,朕继续颐养,你依旧管着朝政。没什么事的话,你少来搅扰朕。”
嗯,是的。自打老九报告了李氏朝鲜事后,康熙便摁住了禅位的想法。
毕竟按照现在的方式,他便不禅位也没有许多劳累。但只要没正经禅位,年号就不会变。那么这期间所产生的一切政绩,就还与他有关。
哪个皇帝能抗拒青史留名的诱惑呢?更何况康熙这个素来爱惜羽毛的。
要不然前几年,他也不会因为一个仁字而颇为束手束脚,正经纵容了些个不该纵容的,也宽恕了许多不该宽恕的。
自打胤禛彻查盐政的时候,篦梳一样梳理了南方官场,百姓欢声如雷。
设立海事衙门,鼓励海贸。
西边儿又打了大胜仗,将整个厄鲁特蒙古故地都纳入大清版图,又加强了对藏地的管理之后。朝野之间赞誉不断,各地送来的万民伞都堆了好几间屋子。
作为皇帝,康熙自然无比欢喜自得。
原本,他还以为彻底拿下准噶尔汗国,使大清再多大片领土已经是不世之功,足够给他的帝王生活做一个完美的终章。
可事实告诉他并不,他们还可以调转目光,把阳奉阴违的李氏也给料理了。
因此上,他一改前头立刻马上就要禅位,直接进入养老生活的念头。而是采取胤禛前头的说辞,爷俩分工协作。
他当皇上,胤禛全面监国。
须臾间已经洞悉自家皇阿玛这个想法的胤禛笑:“好好好,都听皇阿玛的。只要您老人家龙体康健,心情畅美,儿子自然没有不依。”
“但儿子毕竟年轻少经验,初次全权做主如此大事到底有些手生。且有向皇阿玛请教的地方呢,您可不许嫌儿子烦。再有就是,闻听李氏阳奉阴违,竟敢如此愚弄朝廷诸兄弟们都怒不可遏。纷纷请缨,欲亲率兵马前去平叛。大哥和八弟也很踊跃,儿子不敢擅专,所以斗胆来问皇阿玛意见。”
胤禔跟胤襈么?
康熙皱了皱花白的眉,心里颇有些五味杂陈。
汗阿玛年纪轻轻染恙宾天,他小小年纪便继承皇位。十二岁娶妻,十四岁便当了阿玛。彼时,鳌拜未平,三蕃虎视眈眈。
可能是他年纪太小,宫妃也不大,本就难生下健康的孩子。再加上后宫倾轧,往来算计也多吧。总之是得一个孩子没一个孩子,到胤禔的时候都已经是皇五子了,叙齿四的胤禛更是皇十一子。
夭折率之高,简直触目惊心。
那些个想要反清复明的贼子们更借机散播流言,说他们爱新觉罗家早年打天下的时候杀戮太过伤了阴德,以至于损了子孙福缘之类。
内忧外患之间,简直折腾得他心力交瘁。
对于胤禔这个第一个立住,又虎头虎脑特别结实的好大儿,康熙也是真心喜欢过的。给他起乳名保清,待他出花时更罢朝数日地亲自照顾着。前些年随扈塞外时,保清意外落马伤了腿,自己更是直接命大军回转。第一次亲征噶尔丹,胤禔犯错以至于贻误军机。康熙甚至为了保护他,委屈了自己向来尊重的二哥福全。
偏那小子不知足,让他磨砺太子,他还起了取而代之的心。
从康熙二十七年就开始结党营私,纠结一批臣子成为所谓的大千岁党,与胤礽明争暗斗,也是伤了他这个老父亲的心。
胤襈更是……
康熙只提起这个名字来,就能想起那对死鹰,想起他大病初愈后因为不敢二字而跪到内门处请罪,尽显自己这个做皇阿玛的刻薄。
但除了这些之外,康熙自己也不得不承认他们哥俩确实都各有其才。
若能利用得当,定是两个不错的帮手。
不过……
康熙沉吟,眼睛一瞬不瞬地看着胤禛:“你呢,你是个什么想法?”
考验说来就来,还这般尖锐又犀利,连弘晖不由为自家阿玛捏了把冷汗。就怕他这一个回应不当,不但禅位没有了,连这全权监国的差事也没有了。
胤禛却容色不变,略作思忖之后便认认真真开口:“回皇阿玛的话,若依着儿子来看,如今咱们大清正是蓬勃发展的时候,急需各种各样的人才。而大哥和八弟都是无逸斋里出来的,享受整个大清最好的教育。允文允武,有丰富的办差经验,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若运用得当,必能发挥出难以预料的良好作用来。比如大哥武功出众,在兵部多年,还曾随皇阿玛出征。带兵打仗,不说所向披靡,收拾李氏与南阳沿海些个不听话的势力却是尽够了。”
老八小心思多,笑面虎一个。
但长袖善舞,有非同寻常的亲和力,不缺心计也不缺手腕。
海事衙门成立,朝廷对于海贸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之后。以前琢磨着跟朝廷合作,却不得其法的外洋商人们也都纷至沓来。
随之所衍生的种种问题既多且杂,老八接手肯定游刃有余。
还有……
虽然满打满算,只全权监国几个月。但胤禛对兄弟们可有几十年的深刻了解,深知他们脾性,也早早琢磨了他们每个人都更适合做些什么。
但最后如何决定,还是得看康熙的态度。
所以说完之后,胤禛微笑拱手:“只是儿子的一点浅见,到底如何裁决自然还看皇阿玛圣意。”
康熙有些意外他这坦白与对诸兄弟看法的公正:“有虎头、虎威、三胞胎跟宝金、十三、十四,还有满朝文武在,你手里也不缺有用之人啊!竟还能顶着朕很可能会有的不悦,未曾是不同阵营的老大跟老八说话。这个心胸,就已经非常人所能及。只是你不怕朕从善如流,真如你所言的直接任命了吗?”
到底那两个虽身有其才,也同样一身反骨啊!
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淑宁所好奇的。
赶着胤禛来给德妃请安,娘几个相聚在永和宫中。没有外人的前提下,淑宁也就问了。
在康熙面前,胤禛还能凤眼真诚地说上些个到底亲兄弟。知过能改善莫大焉,他们都已经知错了,并表示积极改正。
做弟弟做兄长的,自然要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拉拔一把。
若他们真能痛改前非,在各自领域内做出不菲成绩来,那不仅是大清的收获,也是他跟黄□□的收获与喜悦等等,哄得康熙眉开眼笑,直说你是个好的。
可当着自家亲亲姨母,胤禛可就不愿那么虚伪了。
他只轻笑:“为什么会怕呢?外甥如今可是占据压倒性优势,牢牢掌握着主动权。若大哥和八弟真能勤勉做事,便是外甥知人善用。就算功劳大破天,也是我有识人之明、容人之量。反之的话,便我不说什么,皇阿玛也断留不得他们。”
成则收获两个大助力,一大片名声与政绩。
败呢,虽可能有点饶是心善却不免心软的嫌疑,却也可以丝毫不脏自己手的拔出两颗大钉子。
怎么算,怎么都是挣钱的买卖好不好?
淑宁:……
好吧,境遇不同,选择也就不同。
梦中,康熙猝然离世,雍正仓促登基。四爷党和八爷党斗得如火如荼,雍正足足花了几年时间才算彻底稳住朝堂,有余力秋后算账。
如此情势之下,自然得小心防范,不肯给政敌多一丝丝机会。
老八他们几个也不服不忿,根本不愿意承认雍正皇位的合法性。各种暗戳戳给他使绊子,添乱子。逼得他连大义觉迷录都写了,自己儿子都过继出去了。
恨都恨死,还哪找什么容人之量去?
德妃可没有淑宁那样金手指的预知梦,她只觉得自家好大儿走一步看百步,实在能耐极了。
只可惜到底差了那么一点点运气。
但凡老九那杀才晚回来个月余,一切大概也就尘埃落定,她都得当上太后了。
可惜,有继续开疆拓土这么个大香饵在,皇上怕是有生之年都在想不起来禅让这回事了。
这就好像赛马,终于千辛万苦第一个跑到了终点。以为从此黄袍加身,整个大清都匍匐在自己脚下。结果裁判临时鸣笛,表示还得进行加时赛。
就算结果毋庸置疑,那份郁卒也依旧是谁比谁知道。
被叫了这么多年德额娘,她已经不盼着胤禛能跟十四似的,亲亲热热喊她一声额娘了。只盼有朝一日,能把这个德字升级成皇字。
宁寿宫、慈宁宫,还有畅春园里的镜峯都是好地方,她也想去住住。
胤禛:……
虽然时隔经年,他也为人父母。成了凡事要各种权衡利弊,不再纯粹的大人。有些理解生母当时的无奈与背后的用心,再不像童年那般疏离甚至记恨于她。
但是多年下来,也早早习惯,使得他对生母远没有对姨母那般亲近且有耐心。
自然说不出来许多解释安慰的话,只长话短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起当被皇阿玛防备,处处不得自由的二皇帝。儿子还是愿意如现在这样,做个皇阿玛满意,朝野称颂的监国雍亲王。”
嗯嗯。
淑宁狂点头,连说这样真的是极好的。不但少了许多没有必要的烦恼纷争,未来还必定会被史书大书特书。
野史之中,今上这个仁字能不能名副其实不好说,但大外甥肯定跑不了一个孝名。
皇上几次三番欲传位啊!
大好龙椅摆在面前,他就不要,就不要。
只安安心心的做一个孝子,上孝敬皇父,下提拔重用兄弟们。以一己之力,将诸子夺嫡变成诸子齐心,一起抵御外敌、发展大清。
啧啧,谁听了,不得说一声善呢?
在淑宁眉眼弯弯,滔滔不绝的描述之中,胤禛这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
果然,生他者德妃,知他者姨母。
当世之上,只有姨母最疼他,最懂他。寥寥数语之间,就知道他想什么,要什么。然后尽己所能地,助他去达成。
不但自己爱他如亲子,还影响姨父与表弟们也都全心全意为他着想。
姨父跟虎圆的劝慰提点,虎威那俩至关重要的乾坤蛋,还有虎宵表弟源源不断给他疏送的各种人才,在江南时虎团表弟对他的拼死相护。
晴晴表妹才那么一点点大,就愿意为了救弘晖跳下冰冷的荷花池。
越想,胤禛就越觉得姨母家上上下下所有人都对他好极了。
全力支持,从不求任何回报。
就算如今他已经明确了下任皇位继承者的身份,真正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姨母阖家也没有半个人来他面前讨好处,觉得他飞黄腾达了该如何如何拉拔家里云云。
跟皇阿玛那几乎全家上下一致背叛的老舅比,他简直幸福到上了天。
也就是皇阿玛海量汪涵,竟然能在他老舅做出那等事情之后还予以祭葬、撰写祭文、树碑立传。
换做是他,就算是立碑,也得在碑文上写下忘恩负义、不臣不舅的字样,让后来者们好好瞧瞧这墓里到底躺了个什么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