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第167节
作者:冬日迟      更新:2023-06-06 09:57      字数:4373
  人人有事做,他也不爱摆官架子,不搞虚礼,排班什么的张弛有度。
  刘师爷对陈延的每一个安排都是佩服的!他虽然脸僵,但内心每一日都在为陈延唱赞歌!
  来吧,来吧,来百理府发展农业把,他了解过陈延已经成功过的人肥种植,对陈延在百理大搞农业欢呼雀跃,快把粮仓填满吧!
  但……
  亦有不好,陈大人可能是在户部待过,花银子豁达惯了,以至于让他这个管着府城账册的人十分无奈。
  推学、搞什么书塾、弄各种学堂,好事是好事,他岂会不知道,但这些都得要钱,又没钱!
  不知此番前来,陈大人是不是又要叫他支取这州府内的银子,这,这,实在是不多了啊,他得劝劝。
  刘师爷冷着脸如是想。
  “大人!”刘师爷年约三十五,许是年少郁郁不得志,他长得也有些苦相,不过陈延和他共事了快半年,有些了解这位师爷的内核,便笑眯眯叫他坐下,“刘师爷,先坐。”
  “大人,您有什么事还是直接说吧。”他愈发显得愁苦了,“属下外间的事还没做完。”
  “哈哈,师爷不必紧张,此次不是什么大事。”陈延话刚说完,刘师爷松了口气,就听到他加了一句:“我们在先前要推的塾学里,再加一个人人都可以来的百理官话教学和计量教学怎么样?”
  陈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比如编纂一些常用词的教材、准备一些统一的称,在教学的过程中推行一下钱币、重量的强调,为将来州府百姓互通打下基础。
  这是极好的,但——
  刘师爷额头的汗都快滴下来了,“这,大人,若是开了这样的班,我们的塾学必然门庭若市,但依您先前所说,不收取资费……府内的钱财可能不太宽裕。”
  陈延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这个困难,“师爷放心,银子很快就会有的,此番叫你来,便是令你同木师爷商讨商讨,先出一本预教书。”便是类如三百千这种,难度更低一些的启蒙书目,“叫几个秀才连着一起编撰,无须高深,只求易懂即可。”
  若只是第一步,倒花不了什么,刘师爷点点头,“属下明白,我们会尽快写出来的。”
  那今日传达的任务,差不多就结束了,但刘师爷手捧着茶杯,余温落于手中,他不想立即离开,瞅了一眼陈延还算平和的面色,终于硬着头皮问出了自己已经想问了三个月的问题。
  “大人,属下有一事想向大人请教。”
  在整理资料的陈延抬眸,见他面色沉肃,搁笔,“刘师爷有何问?若关公事、府内百姓之事,无须避讳。”
  “是这样……”
  “大人自今年开春起,便言府内会有银。”刘师爷嘴里略有些发苦,小心翼翼抬眸问:“这,这银?可是大人自内要到的,等着下拨?”
  反正百理府自己是没银子了。
  “不是。”陈延摇摇头,“今年户部拨银大抵会与往年差不离,办了塾学可能能要到一些。”他报了个数,“这么多能有。”
  刘师爷惊呆了,就这么点!?
  “那依大人所言,今年拨银不多,那,那这塾学、各种政策所需之银,将从何而来?”总不会是……大人自己掏钱?
  个人之财,即使散尽,在一府之土前行的经济战车面前,也是杯水车薪啊。
  “倒也不是。”陈延听闻茵茵那边在‘甜菜基础制作手册’的指导之下,已经制作出了第一批半精糖,想来过不久,便能上市开卖了,所以他提前向刘师爷透露:“银来自于百理府本身。”
  刘师爷:???
  所以,花出去的钱是真花了,后续的钱还在前来的路上!?这怕不是在开玩笑!
  他懵了,惊了。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3-09 23:28:02~2023-03-14 23:39:0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清秋、66106517 30瓶;下雪天 20瓶;范范 14瓶;陆离 10瓶;星璃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48章 粉糖热销
  ◎盘活市场◎
  时值三月中旬。
  春暖花开, 万物吐绿,这是百理种田人忙碌春耕的季节,是百理采集人上山捡野味的季节, 也是百理打猎人上山寻摸的季节。
  这本来将是一个无聊的季节,因为‘无所依的百理人’们, 如不能在这样好的季节里, 攒下今年大部分的口粮, 那今年的冬季, 又将面临亲人崩逝的惨况。
  这样的季节, 原是没什么人讨论八卦的,但今时与往日分外不同。
  因为,好大的雷, 炸响在百理。
  许许多多的百姓都不由地想:天爷诶,新来的知府大人,到底带了多少金银入百理的府库?
  年轻人, 是真能花啊!
  -
  对于‘新知府’好像很富裕的印象, 初初来自于一些村落外出的务工者。
  譬如在百理府治下平风县的阿完沟内, 众猎手们听说村口的张小猴领了官府两吊钱,去做据说包吃包住、一个月还能有几百大钱的工, 徒把妻子儿女留在家后, 都偷偷叹着。
  “这哪是去做工了啊……这恐怕要一去不返了。”哪有给这么多钱的工,除非要命那种。
  “可怜小猴老婆了, 小猴也是心善, 冬日里想给孩子省出一点口粮来吧。”
  提到孩子和粮食, 大家都叹息了起来, 蝼蚁尚且偷生, 如果有一条活路, 谁愿意去找死呢。
  “还不是我们这山难说……”
  “可不能这样讲。”一老者面色严肃双手合十,“山神庇佑,能分我们一些猎物已是不易。”
  旁边的年轻人没有说话,只是在想自己曾从游商那儿听到的传言是不是真的,更内陆一点、不靠山、在平原中生活的人都有一手极好的种田手艺。
  不用上山,不用打猎采集,只需要伺候好田地,每年就有吃不完的粮食、能用粮食去买布匹、盐糖,闲暇时期去县城里,到处都是要工的商铺。内陆人,真有那样美好的日子吗?
  他目光里怀着向往,然后就被一阵吵吵嚷嚷的声音吸引了目光。
  “爹,这是怎么了?”他望向村口那边,“是游商来了吗?”他也激动了起来,人在山边,他们的吃用多来自山上,有钱的时候不多,很少去县里买、换东西。
  但来此地的游商很好,不要钱,会带来许多境内看不见的便宜小玩意儿、盐巴和糖,爱以物换物,是以村子里的人都很期待他们。
  “是他们的话,我得把山上的表兄们也叫下来!”过了一个冬日,他们在山上的物资应该也耗得差不多了。
  “先看看。”老人比他淡定,“你表兄他们还是不要随意下山。”
  二人朝嘈杂处走去,人挤人之间,年轻人忽然发现,来得并不是游商,而是已经消失了大半年,大家以为被拖去徭役、快要嘎掉的张小猴。
  他回来了!
  回来并不稀奇,稀奇的是,他带着足足3吊钱、一匹棉布、一罐子糖,以及一张挂满了肉的圆脸、一身厚实的肌肉、满脸带笑的回来了。
  众人不禁惊疑,他这是去做工了,还是去发财了?按这个肉的回报率来看,得是暴富啊。
  大家七嘴八舌问张小猴,这是有了什么境遇?
  张小猴也不遮掩,此番回来,本就是知府大人恩典,他看着围着自己的村众,朗声说着自己的奇遇:“我现在在百理府知府大人手底下的农庄干活,日日吃两餐饭、一餐馒头,知府大人开恩,事不多,每日种种田翻翻地,偶尔去去虫,每个月给300大钱。”
  “这会儿春耕了了,事少,大人听说我只有妻小在家,特准我回来送钱。”他笑着说道。
  这不亚于是惊雷在阿完沟中炸响,“什么时候境内竟来了这样的知府?”
  “知府换人了吗?不是那姓魏的了?”
  “是,换了一特别特别好的陈知府!”小猴说得口干舌燥后推开众人,连声说:“众位叔伯,我妻小还在家里等着,我先回去,有事儿我们晚上在村口聊!”
  回家,以泪洗面的妻子看见完好归来的丈夫和钱,喜不自胜、二人抱头痛哭之像暂且不提,夜里,阿完沟的青壮妇女们聚在一起,听小猴讲外头的事。
  什么知府高义,弄这个弄那个,在农庄里的日子惬意,干得少吃的多,听他说自己见过知府,现在的知府大人真是好人。
  他是得过陈延恩惠的人,目光里的仰慕不是假的。
  旁的人半信半疑,觉得他是得了银子对人死心塌地了,故事毕竟是别人的,有心痒痒的问:“小猴,那你知府的庄子还招工吗?我也想去,我不要300大钱,100就行!”
  这话一出,问工之声不绝于耳,小猴摇头:“大人只要了一百人,说是耕掉今年……明年我还在不在那里都不知道。”
  自己都没定,更不可能去介绍别人了。
  旁人这么一听,原本嫉妒的心就略有些平衡了,好吧,一时横财,等没了小猴的日子还是难过的。
  不过张小猴心里已经有了成算,“但我要努力去那儿!”作为受过村里人恩惠的遗孤,小猴没有隐瞒大家自己曾经从二树管家嘴里得到的消息,“我听大人说,今年我们县这里会有一个什么农学书塾,像我们这样的人可以去书塾里学一个东西。”
  “只要能从那个塾里拿到一个什么证,就可以迁户籍嘞!”这是一件比打工更重要的事。藏在小猴心里许久许久。
  但旁边的人不懂,“人离乡贱,小猴,户籍走了也未必就是好的……”
  “不是!大人说,最早拿到证的,可以去百理府的旁边,就是我们农庄的旁边,家里按人头分地!”他的眸子里全是那翠绿的麦苗,“平地!垦了之后就可以种田了,就像我们给大人种的田一样,收成可好了,特别好!跟我们这边的麦完全不一样。”
  “我听二树管事说,一亩能收3石!”然后,他在畅想中计算自己家能分多少田、能收多少粮食、每餐吃多少还能剩多少,自己可以买多少东西,以后再也不用忍饥挨饿。
  那是一如梦中的场景,张小猴说的绘声绘色,仿佛自己完全见过、体验过这样的日子,大家跟着他,十分投入,但声一停,一切就像一场梦一样止了。
  ……
  在张小猴回来的这几天,他一直都是阿完沟里的红人,有数不清的人来看他,大家对他带来的消息多有置喙,但无论如何,他拿回来的钱是真的。
  所以,别的消息传得七搞八搞,这知府有钱慷慨的消息,却是每个人都不否认的。
  而这样的‘流言’,也悄然发生在每一个有农户们回去探亲的‘犄角旮旯’内。
  一时间,数万人望陈延再发招人令,好去他的农庄种田。
  当然,大家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又不是服徭役,要这么多人干什么。
  -
  然后,在第一种不可能之后没多久,新知府真的再发了‘撒钱令’,欲令百理百姓荷包鼓鼓。
  第二则消息也是各地县衙发出的,说是百理府城急需‘甜菜’,愿意花5文一斤的价格在全百理购买甜菜,并倡导大家今年尝试规模种植甜菜,明年这个季节还会按照此价收购农户们手里所有的甜菜。
  注意,是所有的——
  一开始,众人以为这个消息是开玩笑,但直到第一个人从田间扒了一点甜菜送去县衙,兑到大钱之后,夏风吹拂之下,所有人百理人的手里都提起了篮子。
  大家像是抢金子、挖宝藏一样,磨刀霍霍向甜菜!
  大量的甜菜被送往百理、送入陈延和茵茵所开设的工坊内,原料一多,工坊内原先的人便有些不够用,茵茵大手一挥,在城内招了许多年轻的女工们。
  人手一足,甜菜工坊内的火便再没有熄灭过,空气中一直弥散着甜菜糖浆甜蜜的味道,一如百理府这刚刚被激活的市场。
  大抵是百理府中的百姓这个月卖甜菜、领工钱,手里的钱宽裕了些,经济一直十分萧条的百理府这个月忽然多了许多在城门口摆摊子的人,百姓手里有钱,路过看见精美的小玩意儿手便没那么紧,而摆摊的人东西销出去后也更有动力。
  一来二去,竟让那条小街都变得有些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