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未来皇帝后我咸鱼了 第57节
作者:
珊瑚与夏天 更新:2022-09-13 06:12 字数:4125
成阳公主道:“大军出征在即,他哪里还有空管我?”
陆想容也听出了成阳公主的画外音:“驸马也要跟着去吗?”
“是啊。”成阳公主道,“他最近刚安排去了军中,这次说是要跟着调度粮草。要我说,北梁自不量力,以为跟北戎签订合约成了联盟就来犯我大周,也是痴心妄想,只是这段时间难免就有些孤寂了。”
话虽如此,但北梁和北戎国主结盟后,组成的军队实力也的确不容小觑,两人都知道,这场仗不会赢得像大家口中说得那样轻易和简单。
成阳公主是第一次离开驸马,陆想容怕她相思太过反而伤神,便连忙出言安慰:“那咱们正好作伴。”
“好。”成阳公主也来了精神,“那我就同四嫂一起。”
萧攸被太子安排去查案的时候基本无人问津,只有几个少数官员从江南派了仆从来京中晏王府送礼,被陆想容通通拒接也只得回去。
自打萧攸接了皇帝的旨意开始调度地方财税,筹集军款,晏郡王的名号就开始在京城这地界上的都响亮了起来。
萧攸人虽不在京中,感受不到京中官员的热情,但陆想容很明显的感受到了,如今的晏王府和萧攸去修园子时的晏王府可以说是判若两府。
萧攸离京之前也曾留下了一份名单,上面都是一些可交之人。
这会儿前来巴结陆想容的官员家眷众多,陆想容按着萧攸的意思选择接待,倒也不费多少心神。
面对着前段时间帮助过自己的皇贵妃家属,陆想容表现得格外客气,徐阁老和武恩侯家眷回家时候提起四王妃都是夸的。
两家从前和四皇子及齐国公府陆家都没什么交情,如今受到了这样的优待,难免有些受宠若惊。
这么细想下来,两家都觉得是家里皇贵妃的面子,所以又给宫中贵妃递话和送东西,表达了感谢的重视,皇贵妃又反过来给陆想容其他好处的便利……此乃后话。
= =
转眼间又到了建成二十年的腊月,一想到即将到来的新年,陆想容有些发愁。
从前在闺中做姑娘的时候,新年自然都是家中过的。
而这两年后嫁给萧攸以后,她过得也的确舒适,一年是出乎意料回了娘家,而一年则是怀着衡哥儿和萧攸在家过年,和前世那个逢年过节紧要进宫请安磕头的七王妃已不是同一人。
今年萧攸不在家,她和衡哥儿在家一同过年自然是好的。
只是依着旧例,今年若是没什么特殊情况,估计她就要去宫里过年了。
嘉嫔这个生肖相冲的法子也不能用两次 ,否则也有些太明显了。
皇子和皇子妃、宗亲、王妃入宫的流程一般是先去太后宫中,再由各宫主位待客。
萧攸没有母妃,陆想容可以在离开慈宁宫后去姨母舒妃的长春宫里。
这倒不是什么问题。
只是在慈宁宫太后那里的第一关实在难过,陆想容想一想便头皮发麻。
正在陆想容纠结之际,又有好消息传来。
皇帝在小年这日临时起意,要去宜春园中过年,并钦点了大皇子夫妇、五皇子夫妇、七皇子等人跟随。
临到出行之际,皇帝突然想起一事。
自从四王妃陆氏自嫁入宫廷以来,就没能得到机会入宫过年,实在有些委屈。
于是皇帝便下旨给了陆想容特别的赏赐,金银摆件、御制宫灯、布匹香珠应有尽有,作为不能让她入宫过年的补偿。
陆想容:……
只要让她不进宫过年就已经是恩赏了,能得到赏赐就真的是意外之喜了。
第59章 嫉妒 过得连四王妃还不如。
前几日的京城刚迎来一场大雪, 外头多少有一些路滑,而宜春园的各处道路却都已经早早收拾停当,只留了几处冰雕和雪象供皇帝赏玩。
萧涣从哲嫔处请安回来, 正遇上了站在冰雕旁看着小太监洒水的五哥, 而五哥身后站着几个小太监,人人手中都提着三色礼盒,似乎要出门去做些什么。
萧涣走上前来,同五皇子打招呼道:“五哥这是要做些什么?”
五皇子道:“正准备和你五嫂商定,去四哥府上送年礼呢。”
萧涣微微蹙眉, 还不待说话之间,又听五皇子道:“毕竟如今四哥不在家,四嫂一个人, 这会儿又不能带着孩子来宜春园过年,所以就想着要去送些年礼给四嫂, 叫她如今离了四哥留在京中,莫要伤怀才好。”
萧涣瞬间警觉起来,对着他问道:“怎么突然要想起给四嫂送这样重的礼呢?”
他自己有些见不得人的小心思,一直关注着四嫂也就罢了。可没想到, 五哥竟然也对四哥府中如此关注,难道也对陆想容生出了别样的心思?
五皇子没什么城府, 对着萧涣大大咧咧道:“四嫂对我这样好, 若是没有当年的她, 我也不会有当年那一趟的差事,没了父皇的赏识,自然也没有我的今天,我们府上当时要好好感激四嫂才是。”
萧涣脸色阴沉了下来。
敢情陆想容的横眉冷对,对着的只有他一个, 对旁人和五哥都是好的。
她和五哥之间甚至还有了秘密,否则五哥也不会说,都是因为她才有了自己的今天?
萧涣发散思维,觉得当初五哥的差事,是陆想容跟四哥要的,所以五哥才会说这些话。
想到这里,萧涣只觉得一股子冲上天灵盖的醋意袭来。
他素来行事稳重有风度的,跟这个一点小事都能上蹿下跳的五哥并不一样。
萧涣强压住自己的情绪,道:“我还有事,先回去了。”
说罢,也不等五皇子多说什么,自顾自离开。
萧涣失魂落魄地来到处所后,看到许韵老远就笑吟吟地迎了上来。
许韵是第一次过来宜春园中。
从前她在闺中时候也总听人说起这园子好,只是无缘一观。
如今许韵跟着萧涣来到院子里过年,心中十分高兴,只觉得荣耀万分,对着萧涣说起话来也是一番的喜气洋洋。
“都说这园子里什么都是好的,景致尤其是好,也难怪皇上和娘娘们都喜欢过来园子里。只是听闻四嫂这几年错过了,一次都没有能来成园子里过年,当真是怪可惜的。”
虽然许韵嘴上这样说着,但口气中一点也没带出可惜,反而有几分幸灾乐祸的味道在里面。
想当初的时候,自己曾经几次三番询问太医院四王妃的胎象。可谁知四皇子和王妃陆氏的外祖家都在太医院安排了人,自己根本就没打听出来什么有用的消息。
她的确不盼着陆想容好,希望知道她的胎不好,不希望她做什么都能够那么顺利。
结果没成想人家顺利生下了孩子,一切都向着便好的方向一步一步行进,就连从前低沉了好一段时间的四皇子也像两年前一般,重新得了太子的青睐,事业越发红火。
不明所以的哲嫔又叨念起了陆想容旺夫的那一套说辞,让许韵有苦说不出,偏生这时候还要强压着火气不回嘴,次次在景阳宫中都要憋出内伤。
不过再到了后来,她听说皇帝在皇贵妃的承乾宫见了四皇子的孩子后,没说出多少赞许的话,更没有表现出什么喜爱,只是随意赏赐了一些东西。
许韵在那时候也就想通了。
皇帝和太后根本不喜欢四皇子,也不喜欢陆想容的孩子,所以作为七王妃的她,对陆想容是无需嫉妒的。
即便太子赏识萧攸,但现在坐着的还是皇帝。皇家兄弟相残多年,从前交好后来反目成仇的比比皆是。
四皇子的性格孤僻,一向不懂得如何讨好别人,对太子也难免不敬,将来出事和太子发生矛盾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要不那会儿怎么就出事,被贬去修园子了呢?
这些事情有第一回 就有第二回。
说起来,嫁给萧涣这件事情,许韵如今觉得也并非完美。
当初知道自己要嫁给最是风头正盛的七皇子萧涣时,她是打心底里欢喜的。
尤其跟父亲看好的那个穷书生相比,已经是非常满足了。
可就萧涣的情况而言,若是跟其他的皇子们一比,许韵又觉得心里有一些不痛快。
且不说大哥得了父皇的青眼,这次带兵出征北梁,风光无限,连带着大王妃脸上也有光。
太子是未来的储君,太子妃一直都凌驾于她们这些皇子妃之上。
三皇子和四皇子自不必说,如今都是王爷了,两位嫂嫂自然也是王妃,同她们身份也是不同的。
余下几个皇子都没有爵位,可谓是半斤八两。
可细想一下,似乎也不是这么回事。
就连五皇子也曾经接到过差事,去彻查孙桓的案子,还得到过父皇的夸奖,六皇子如今在兵部扎下了根,这次已经说好了要随着大军出征,调度粮草……
八皇子跟着大皇子做事,日后自然是不愁差事的,就连这次带兵出征,大皇子都没有忘记自己亲爱的八弟。
这么算下来,完全没有接到差事、接触到政事的,只有萧涣一个。
自打嫁给萧涣成为皇子妃中,许韵在家族和姊妹当中虽然荣耀,但一年之中也不过几次相见,算不得什么。
她平日里也不跟这些人一起过日子,终究还是和妯娌相比更多一些,可如今跟这些人一比,她就被压在低下,翻身不得。
许韵想着,哲嫔母家本来就跟承恩公府关系相近,而自己的母亲又是胡家人,旁人暂且说不好,但比起其他的皇子们而言,太后一定会更想支持萧涣。
想到这里,许韵对萧涣道:“如今咱们都出宫建府了,兴许不日也会有自己的孩子。殿下也要自己上进一些,虽说咱们不比民间的读书人需要拼仕途,但终归也要求一个前程才是。你看看四哥,在太后和父皇面前哪里比得了你?还不是一样封了郡王的……”
萧涣如今最是听不得萧攸的名字,一听许韵这般腔调说话瞬时就恼了起来,听也不听地打断道:“我就只有这个本事,旁的没有。你若是看着旁人好,只管另谋高就便是。”
许韵听了萧涣这话后先是一怔,而后气得哭了起来:“我若是个男子,早就另谋高就去了,哪里还用你说这些话?”
可她只是一个女子,萧涣是她的丈夫,是她的天,她怎能背着他去找旁人?
他一个皇子,竟然这样的没有风度,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萧涣也懒得跟许韵多话,转身拂袖而去。
萧涣走后,许韵把桌上所有能拿到手的东西全都砸了,还是觉得不解气,又去对着哲嫔哭了一通才肯罢休。
比起皇城而言,园子当中相对较小,大家都混住在一起,两人吵架的事情很快就传开了。
五皇子觉得七皇子夫妻两人有些莫名其妙。
五皇子妃转了一圈回来,对五皇子道,听你刚见了七弟后,他回去就跟弟妹大吵了起来,难不成七弟和弟妹吵架竟然同你也有关系?
五皇子指天誓日表示,除了说起要往四哥府里送礼的事情外,其他什么都没说,这两人回去就吵架了,跟他一定没什么关系。
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京中,就连陆想容也听说了七皇子夫妇吵架之事,不过也就是当个无关紧要的事情听听,反正这夫妻两个怎么吵都不干她的事情。
成阳公主本来说好了,今年要陪陆想容一起过除夕,再一起入宫领宴的。
可结果皇帝去园子时,下了旨意让她一同伴驾。
成阳公主只得给陆想容她留下了一封十分不舍的书信,道是等过完年后,只要皇帝一回来,她就过来看衡哥儿,顺便把小侄儿的压岁钱补上。
成阳公主放弃陪着自己过年后,又来了新的人选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