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作者:明照万里      更新:2022-09-10 02:25      字数:4935
  今日例外,他在嫡母的花厅被晾了大半半个时辰,陈氏派人过来说一声退下,他就顺势离开。
  时间来不及,他准备在外面的小摊买个馒头垫垫。
  曾湖庭带着昨天的功课匆匆离开,族学是早年祖父主力修建,为了后进子弟能继续上进,花费的钱财也极少,不然还轮不上曾湖庭去上学。
  赶路过去需要两炷香时间,虽辰时三刻上课,能获得读书机会都不愿意浪费每一刻光阴。
  他在乡间小路上快步行走,路过大片荒芜的土地,现在是冬天农闲,地头只有拾柴火的闲汉,看到他纷纷招呼着,大少爷。
  人名和脸对不上号,曾湖庭一一点点。望着他离开的背影,闲汉里头穿着棉布袍子的问,“这是谁啊?我瞧着眼熟。”
  “这不是荣大哥的大儿子吗!小娘养的那个。”说话的人挤眉弄眼,感叹着,“荣大哥就算搬回乡里也跟咱们这些泥腿子不一样,养了好几个小妾,想睡哪个谁哪个。”他露出艳羡的表情,“赶明我发达了,也弄上一小妾在屋里养着,不让出门,养的白白胖胖。”
  “对了,光大哥,你问这个干什么?”
  穿棉布袍子的是曾宣光,按照族谱来算,跟曾湖庭的父亲曾宣荣是堂兄弟,他家境也算不错,才能穿的起棉袍,此刻若有所思,“没见过这孩子,随便问问。”
  曾湖庭还不知道被人背后议论,掐着点儿到族学门口时,还有两刻钟,他掏出铜板,在门口的铺子买了馒头。
  这家馒头铺开了五六年,靠着族学和过往的人流,生意勉强还能维持下去,但最近对门又新开一家铺子专做烧饼,价格还跟馒头一样,已经压的馒头铺快要做不下去。
  曾湖庭买完馒头才想起这事,他常年买馒头,身体惯性让他走到这里,掏钱拿馒头,行云流水般。
  老板娘一看见熟客,扬起笑,“小哥尝尝,咱店换了新师傅,不知道手艺吃不吃得惯?”
  天底下馒头都是一个味,哪有什么区别?曾湖庭咬了一口,惊讶的发现,还真不一样。现在的发酵技术并不好,馒头全靠师傅的手劲,面揉的劲道,馒头味道就好。
  手里的馒头已经被揉开了,发酵粉也恰到好处,松软又有嚼劲,带着微微的麦香气,吃在嘴里也不发酸,手艺好了不止一点。
  他微微惊讶,然后点头,照实说了自己的感受。
  老板娘喜笑颜开,指着内间在揉面的身影说,这都是新师傅的手艺好。
  曾湖庭透过麦草帘,看到跟他个头差不多的人正在揉面,一下又一下。揉面可是气力活,能吃这个苦头的,都不是一般人。
  三两口吃完馒头,曾湖庭拍拍手,迈进族学的门。
  族学建在镇上边缘,三进的大院子,第一进迎面就是影壁,提了几个遒劲大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第二进院子就是学生平时读书的地方,两侧的房间,一边有十五个学生。分为甲班和乙班。第三进院子则是快要去参加科举的学生突击所在,负责教导的三位先生也住在第三进院子。
  曾湖庭走进甲班,刚放下功课,就听到阴阳怪气的声音,“哟,婷婷来了!”
  他名气带一个“庭”字,但显然此婷非彼庭。
  这种给同学起外号的风气,活脱脱的幼稚小学鸡,曾湖庭还没说话,同桌先凑了过来,“你别搭理他,他就是嘴贱!”然后也扬起声音,“周其正,这儿是哪里你先看看清楚,你一个外人说话前先过过脑子!”
  小学鸡周其正继续当老阴阳人,“什么地方?这里不是学堂?我交了束脩进来的,再说了,我喊曾湖庭名字又怎么了?名字不是拿来让人叫的?”
  “名字就是拿来让人叫的,琦琦说的很对,是吧琦琦?”曾湖庭煞有介事的点头。
  其余的十来个同学哄堂大笑,拍着桌子大声喊,“琦琦说的对!是吧琦琦!”周其正脸涨的通红,“曾湖庭你什么意思?!”
  曾湖庭特别惊诧的点头,“我知道琦琦同学平日功课不好,想问我又不好意思,只能多叫我名字,我这不是答应你了吗?是吧琦琦?”
  “我不跟你计较!”周其正大声对着同桌说,“先生马上就要来了,功课做完了吗!”
  “早就写完了琦琦!”有人压着嗓子回答,又是一阵哄笑。
  同桌在书桌的遮挡下给曾湖庭竖大拇指,“你早该这样了!周其正张扬个什么劲!这里可是曾氏的族学!”他跟曾湖庭也是同辈的兄弟,按照排行取名曾济庭。周其正不知道是多远的远方亲戚,交了几个臭钱就在族学里耀武扬威,他早看不惯,现在终于栽了跟头。
  “他也是给了束脩的啊。”曾湖庭安抚他,“不说了,昨天的功课做了吗?”
  “早做了,”曾济庭拿出一叠的纸,“我也怕挨先生手板啊。”负责教导他们的汤先生极其严厉,功课没做完就是一顿手板心,吃了几回亏,曾济庭就是熬夜不睡也会先做完功课。
  毕竟汤先生的态度是做的不好也比不做强。
  正说着,严厉的汤先生背着手,从正门进了课堂,站在讲台敲了敲桌面,“开始上课了。”
  作者有话要说:  突然发现,我的男主都没个好爹,不是挂了就是极品(贬义)。
  也许哪天我该搞一搞穿越之后我拥有了八个极品好爹?
  第3章
  汤先生年近三十,额间有一道严肃的皱纹。考中秀才之后再无寸进,又早就安家立业,只能先给自己找个糊口工作,但汤先生并没有放弃上进的想法,仍然每年应试。
  考中举人就有做官资格,汤先生就是临门一脚。
  他在十来个学生里绕来检查早读,食指弯曲在曾湖庭的桌面一敲,“跟我出来。”
  隔壁曾济庭挤眉弄眼,换成他被先生叫了,先吓出一身汗,而曾湖庭不同,他成绩一向不错,先生只有夸的份儿。
  果然,汤先生紧绷的脸露出微微松动,“上次月考,你又得了第一。”年底的月考也是年考,快放年假,也是总结一年的辛劳。
  “全是先生教导的好。”曾湖庭躬身行礼,感谢平时汤先生的细心教导。
  “你要是个蠢的,我想教都没办法。”汤先生直言不讳。
  “先生费心。”曾湖庭摸摸鼻子,这话他没法接,自来古人都认为谦逊是美德,这种夸自己的话他怎么接都有问题。
  好在汤先生不是来商业互吹的,他想拿去怀里的月考成绩,想了想又停下。
  月考成绩按说都是由学生自己带回家,他也听说学生家里的事,准备等闭馆后自己带给学生家长,再隐晦的夸奖几句,务必要让对方重视。
  毕竟曾湖庭已经十二岁,火候虽然欠缺了点,下场一试也并非不可。要是因为家里的污糟事影响成绩,得不偿失吗!
  想明白这点,汤先生放好成绩,调整表情,“进去温书罢。”
  曾湖庭还不知道先生决定家访,颇有几分摸不着头脑,就这?但他没说什么,再次行礼回座位,拿出翻了千万次的《论语》。书角已经被翻的微微卷曲,伸出手指也抚不平。曾湖庭突然露出淡淡的笑意。
  他前世没去过学校,领到教材之后让家庭教师上门,期末再去考试,很少跟同学们接触,同样,同学也不太敢跟他搭话。直到有一次他前排的同学掉了课本,正巧在他脚边,他就捡了起来。
  跟他保存完好的课本不同,同学的课本包着一层厚厚的硬纸,写着科目和姓名,字体不太像同学的,他好奇问了几句,原来是同学的父母裁切了旧挂历纸,亲手包的。
  回家之后他第一次提出要求,想要父母给他包书皮,家里哪能找到旧挂历这种东西?最后还是厨房的梅姨回家一趟,找出一堆旧挂历。
  那天晚上,母亲用美工刀裁切,父亲笨拙折叠旧纸,梅姨笑吟吟出主意要包出个叶子花样来,成了他永不褪色的回忆。
  所以,这具躯体父亲的漠视,嫡母的敌视,生母的冷淡并没有什么影响,他早就是个成年人,没有在父母怀里撒娇的爱好。
  曾济庭看着他翻书翻着翻着就笑起来,抖了抖,不愧是学霸,看着书都这么开心。
  族学的甲班进度快一些,学生年龄相差不大,童生试的考试内容四书五经,诗赋,策论都学的差不多,已经有人报名开春的考试。
  报名期限还有些日子,曾湖庭并没有决定报考,他自觉把握不大,想等明年考试。
  而另外一边,在田地地头溜达了三圈,曾宣光终于进了曾家的大宅。一水的青砖黑瓦,还是五进,曾宣光咂舌,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也难怪曾家被贬官了,他老爹还催促他来走一趟。
  曾湖庭祖父这一枝是旁支,早年发达就迁去京城,曾宣光这边才是正宗,曾宣光更是刚刚接下来族长之位。
  但族长的名头并没有银子硬气,遇到事情还是得知会一声。
  曾宣光通报名字,一路被引到外院的书房,他看着收拾的干干净净的书房,壁上的字画,暗赞一声。他看不出好坏,只晓得墙壁上挂满了,那就是有钱的标志!
  殊不知这墙壁上全是曾宣荣找来装门面的,倒有一半都是赝品,剩下的就是曾宣荣自个画的。
  这等天气,上头又没人催着上进,曾宣荣在被窝里睡的天昏地暗,听到通报才从温香软玉里起身,匆匆穿鞋,“光大哥找我什么事儿?”
  “光老爷没说,就讲是族里的大事。”小厮给他利索穿上大衣,“大老爷快去一趟吧。”
  “也是,不是大事这种天气谁爱出门?”曾宣荣裹上大衣,“走,会会光大爷去。”
  曾宣光等到曾宣荣出现,赶紧先站起来,“荣兄弟,打搅了。”
  “光大哥客气。”
  等小厮一走,曾宣光看出主人家隐藏的不耐,开门见山:“荣兄弟,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我是为了族里一桩事情来的。”
  “你知道住在大溪山边的丰年兄弟吧?”
  曾宣荣点点头,知道,不就是曾丰年吗?
  “丰年兄弟在家结草庐守孝满三年,跟咱们关系虽然远了点,但没出五服,他也岁数大了,四十出头的人了,”曾宣光欷歔不已,“他想在族里找个孩子,过继到名下,日后也好有个摔盆的。”
  “这是好事啊!”曾宣荣点头,“丰年兄弟既然找上光大哥,就说明信任你,也没有跟咱们曾家离心的意思,好好选个,咱家的孩子都是好的。”
  说到离心,这里面还有一桩旧事,曾丰年的祖母是个独苗闺女,当年招赘上门继承自己家里的姓氏,曾丰年从了母姓,从血缘上讲外了一层。这也是为什么他没有从了族里排行的原因。
  “问题就是出在这里啊,”曾宣光一拍大腿,“到底选谁好啊?我心里没数。”要说人选,族里还真有好几个,毕竟曾氏一族在此地繁衍上百年,旁支数不胜数,谁家还没几个孩子了?而穷的吃不上饭的也不少,过继出去虽然不能再认亲生父母,总归是个出路,而且曾丰年好歹也是个小官啊!总有点藏家银子,以后就是吃喝不愁了。
  所有选谁家的不选谁家的,都要闹起来,曾宣光闭紧了嘴巴,生怕消息走漏了,他们家的门槛就要被踩破。
  作者有话要说:  球球了,留言送红包啊各位!
  第4章
  “丰年兄弟家里只剩他一人,他是母亲过世回家丁忧,假假还是个官呢,我过继谁都不好办。”曾宣光愁啊,这种事情办不好两头得罪人。
  “丰年兄弟是丁忧回来的?”曾宣荣心头一动,想到了什么。
  曾宣光点头,“什么官我也不懂,不过,丰年兄弟以后想要起复,难了吧?”这些都是他从曾丰年的只言片语猜到的,本来嘛,岁数不小官位小,住在草庐里也不像有银子打点,等着起复的官员那么多,估计他剩下的日子就是当个教书先生,糊口度日。
  曾宣荣想到自己的父亲,自从贬官后,银子流水似的花出去,卖了铺子卖了田庄,一点动静都没有,可见起复多么的难!
  这些银子留着给他吃喝多好!总不至于现在还要看那婆娘的脸色!曾宣荣想到这里,脸黑咬牙。
  曾宣光不知道为什么他突然脸黑,继续说,“荣兄弟给我出个主意,到底过继谁好?”或者不说过继谁,总要把曾丰年和族人两头摆平啊。
  曾宣荣眼珠一转,出了个主意,“要不,你把所有合适的人选整理整理,直接交给丰年兄弟,让他自己选?”
  “这,不太好吗?”没见过这么做事的啊?!曾宣光很为难。
  “这有什么不好的?丰年兄弟选的是自己的孩子,总要他满意嘛!而且这事做的保密点,没第四个人知道,等族人们发现就木已成舟,是丰年兄弟自己看中了,谁也说不出二话来。”曾宣荣摊手,“要问我,我就只有这么个主意。”
  “那我回去想想罢。”曾宣光来找人讨主意,指望以后万一出事曾宣荣能站出来说句话,目的达到,他就告辞回家。
  说了这么会子话,热茶早变凉,曾宣荣喝了一口残茶,从口腔一路冷到胃里,他抖了抖,赶着回屋烤炭火。
  真受罪!他小声嘀咕。
  曾宣荣还有一兄弟,两兄弟早已分家,不过没钱买新宅子,合住五进院子,曾宣荣占了位置更好的东院,兄弟挤在西院。
  东院又分成两半,一半是嫡妻陈氏带着两个女儿住,一边是曾宣荣自己跟几个小妾住。如非必要,曾宣荣很少去右边。
  乡下宅基地便宜,所幸当初修的大,两边有足够的距离。
  右边的院子,虽没有地龙,火盆烧的旺,室内温暖如春,陈氏躺在窗户根下,身上裹着厚厚的棉被,光线透过油纸照进来,亮堂堂的,陈氏的心里比窗户还亮堂。
  等了十五年啊!终于有得偿所愿的一天。就是不点炭盆,陈氏心头也是暖烘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