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章 千里立府
作者:蓝盔十九      更新:2022-09-03 10:26      字数:3636
  李信解救救下来的蒙古女人,足有三百多,比李向阳他们的人口多得多,他最初的想法,是在北岭城内设置水果楼,鼓励士兵留驻北岭城。
  但想到北岭城东南方向,已经是一片荒芜,便转了想法,他要让这些蒙古女人发挥最大的价值。
  李信将大部分军队撤回义县、广宁,北岭城内只留下一个团的士兵,同时知会义县知县刘之源、凌河知县祖泽润、广宁知县石廷柱、黑山知县凌明之,在当地广泛宣传:当地百姓中,凡没有成家立业者,如果自愿迁往北岭,官府给每人发一个年轻的女人,还有十只羊、两头牛,已经足够的耕地、牧场!
  他相信,有这样优厚的条件,当地的鳏夫必定会趋之若蝥,反正第三营也没有损失,土地、女人、牛羊原先都是蒙古人的……
  李信曾经听皇上说过,要想让异族归化,最快的速度是联姻!
  三百余汉人壮丁来到北岭镇后,虽然娶了蒙古女人,但她们的家人已经被屠杀了,仅仅归化她们并没有什么意义,关键是北岭镇周围的蒙古人。
  这些蒙古人虽然被迫归化为汉人,但心中多少有些不甘,第三营的士兵驻扎在北岭的时候,他们自然不敢有异动,一旦局势上出现变化,谁也不敢将后背交给他们……
  李信忽地冒出一个很特别的主意。
  利用这些蒙古女人,与周围的蒙古人联姻!
  实际上是一种交换,这三百余蒙古女人,不嫁给汉人了,让她们嫁给周围成年的蒙古壮丁,不拘年龄,迎娶这些女人,也不需要聘礼,唯一的条件,就是家中必须献出一个女人来,让献出的女子嫁给即将迁来的汉人壮丁。
  这样一来,即将迁入北岭的汉人,在当地就有了姻亲。
  李信的目的,既是让迁入的汉人有归属感,又让蒙古人有归属感,在与汉人的交往中,尽快学会汉话,真正成为汉人。
  或许当地的蒙古百姓不愿意用“换亲”的方式与汉人联姻,李信准备了两条法子:先是半强迫,凡是符合条件的家庭,着人在士兵的护卫下,前去做工作,泯顽不化者,以“拒绝归化”为由,或驱逐,或逮捕;凡是愿意甚至主动“换亲”的家庭,将得到来自华夏的种子,并且有专人传授种植技术。
  李信在北镇耽搁了半个月的时间,直到迁入的汉人全部在当地入驻,方才起兵回广宁。
  一路之上,他都在观测地形,在锡日塔拉河与伊玛图河之间,终于寻找到一片合适的土地。
  水源充足、土地相对平整,或许和一墙之隔的义县一样,可以种植庄稼,即便不能种植庄稼,也可以在此处立城,接应孤悬在外的北岭城。
  让李信看中这块土地,还有一个原因,此处在边墙西北北不过五十里,而锡日塔拉河、伊玛图河合流后,称为细河,流经义县,再与大凌河合流……
  有河必有路……
  李信纵马奔驰,将周围的地形查看了一片,然后让士兵们绘制出行军草图。
  入了边墙之后,李信扎下营帐,第一件事,便是给皇上上疏,又将行军草图复制了一份,一并着人送往北京。
  李自成再次收到李信的上疏,立即召见了政务院总理梁文成。
  梁文成给李自成行了大礼,笑道:“看皇上的脸色,应该又是某处传来大捷吧?让臣来猜猜,上次是辽东的第三营,这次该是西南吧?怎么样,张献忠去了哪儿?”
  李自成摇摇头,“文成这次猜错了,西南并没有讯息过来!”
  “难道还是辽东?”梁文成吃了一惊,“不会是李信冒险推进吧?”
  “李信的确是在推进,不过,也不算冒险,”李自成将李信的上疏推过去,“你自己看吧!”
  梁文成有些不安地接过奏折,他的心中非常忐忑,有一种预感,极有可能又是军事上的一次胜利。
  他担心的就是胜利。
  每一次取得军事上的胜利,都会刺激皇上的雄心,然后可能开展更大规模的战斗或者,要安抚收复的土地……
  以前的大明时代,在辽东的战斗中,哪怕只是一场小小的胜利,都会被大书特书,而华夏,朝堂似乎对胜利已经麻木了,不,皇上并不早朝,华夏几乎没有朝堂。
  如果再有一场胜利,皇上会采取什么进一步的行动?
  梁文成唯一的担心,乃是经济上支出太大,会将刚刚立国的华夏拖垮。
  上次在苏尼特部的战争,虎骑兵、狼骑兵、第一营合力,几乎全歼了豪格的余部,但皇上一直不肯撤兵,他就知道,皇上一定还有下一步的想法……
  他小心地打开讯息,一目十行,扫了一遍,幸好没有大胜的讯息!
  这份来自辽东的奏章中,李信几乎没有说到战争,而是希望掌控已经占据的北岭城。
  梁文成对照行军草图,再仔细看了一遍,不仅皱了眉头,“皇上,北岭几乎是燕山的北麓,深入蒙古部落两百余里,此处并无多少百姓,即便迁入百姓,也很难应对满清的骑兵……坚守北岭这座孤城,军事意义并不大,士兵人数少了,很难应对满清骑兵,人数多了,补给消耗又会很大!”
  “文成的意思,是要放弃北岭城?”
  “臣不敢……”
  李自成哈哈大笑,“文成,‘不敢’是什么意思?是心中反对,但不敢违逆朕的心思,因而不敢反对吗?”
  “皇上,臣有罪……”
  “言者无罪!”李自成摆摆手,道:“满清在数十年的时间内,是不是就是这样,一步步蚕食了辽东?现在李信反其道而行,一步步向北推进,难道有错吗?假以时日,最终不是收回整个辽东?”
  “皇上和李将军,战略上并没有错误,不过……”
  “文成是舍不得银子吧?”李自成用手指着梁文成的鼻子,笑道:“李信归化了上千蒙古人,又迁移了三百余汉人壮丁在北岭安家落户,一分钱没花,不知文成有何感想?”
  “这……臣实在佩服李将军!”
  “仅仅佩服,远远不够,”李自成道:“他向朝廷要些种子在当地试耕,这是千秋万代的事,一旦成功了,北岭便成为农耕之地,华夏在北岭的土地,再不会像汉唐那样,重新被游牧部落侵占!”
  “仅仅这些种子,臣一定照办,他要多少臣就给多少,”梁文成有些心虚,小声道:“可是,李信想要在边墙之外的锡日塔拉河立城……这就是不小的支出了……”
  “你也说过,北岭孤城难守,”李自成笑道:“朕查阅过了,锡日塔拉河的下游,便是流经义县的细河,这里曾经是大唐的属地,名为营州。”
  “皇上的意思……”
  “城墙肯定要立起来,”李自成道:“朕倒是有一个想法,此处既然地势可用,不但要立城,还要开展贸易,与蒙古人的贸易,让蒙古人彻底倒向华夏,奥,既然是贸易城,就会有赋税……”
  梁文成心道,与蒙古人的贸易,能有多少赋税?皇上还是要归化蒙古人吧?“皇上,即便蒙古人奈曼旗、敖汉旗参与贸易,想要归化他们,恐怕不易……”
  “只要奈曼旗、敖汉旗参与贸易,他们不但不会破坏营州,还会保护营州,如果满清出动骑兵捣乱,他们即便畏惧满清的实力,不敢公然与满清对抗,至少不会从后方捣乱吧?华夏至少少了一个敌人,至于归化的事,也不是没有可能……”
  “皇上……”
  “文成应该想到,豪格的骑兵已经被打残,朕为何没有撤回第一营,还有,虎骑兵、狼骑兵为何仍然呆在苏尼特部?”
  “难道有军事行动?”梁文成仔细思索,脸上忽地变了色,“皇上要对蒙古各部大规模用兵?”
  “不会是大规模用兵,”李自成笑道:“朕这次召见你,却没有同时召见牛金星,难道文成还不明白吗?”
  “皇上要在苏尼特部立城?”梁文成几乎不敢相信,“苏尼特部深入大草原,东西都是蒙古人,即便苏尼特部愿意归化为汉人,皇上难道要让虎骑兵、狼骑兵、第一营长期驻扎在此吗?”
  “又是担心银子问题!”李自成瞪了梁文成一眼,却从抽屉中抽出一份地图,展开在梁文成的面前,用手一指,道:“北京的正北,此处,便是蒙元的上都城,再向正北,便是汉代的上谷郡……”
  梁文成大惊,“皇上要在此处立城?皇上可知道,此处距离北京城多远?”
  “朕查阅过了,一千七百里,”李自成道:“可是,满清的都城盛京,距离北京有一千八百里,难道盛京就不要了?广州距离北京,有四五千里吧,广州还要吗?”
  “皇上,”梁文成急道:“北京与广州之间,沿途都是耕地,又有道路通行,而上谷郡却是深入草原,倒处都是游牧部落的骑兵……”
  “文成放心,你所说的问题,朕会一一解决,”李自成笑道:“首先,朕会修筑一条北京通往上谷的水泥大道……文成,你不用如此痛苦,修路的事,还早,朕知道现在没有银子,暂时不会修路,等到国库充盈的时候……”
  “……”
  “还有,游牧骑兵的问题,上谷郡,不,应该叫上谷府,将延伸至北方的大漠,大漠中没有道路,北方应该没有敌人;南方就更不用说了,那是华夏的土地;西面只剩下几个蒙古部落,他们能够自保就不错了……”
  梁文成思索片刻,决定让皇帝将心中的想法全部说出来,“皇上,还有东方呢?”
  “东方正是朕要说的,”李自成笑道:“文成可看清楚了,上谷府附近,阿巴噶将迁入上谷府附近,东部只剩下巴林、翁牛特、阿鲁科尔沁、喀喇沁各旗,以及更东面的奈曼旗、敖汉旗,蒙古各部早已一盘散沙,各自为战,如果朕出动骑兵,将这些部落扫平了,就会与第三营会师,满清将彻底失去漠南蒙古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