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看见状态栏 第400节
作者:罗三观.CS      更新:2022-09-02 17:20      字数:7792
  往
  第961章 一周
  派往云鹤的第一批医疗队已经抵达云鹤超过了一周时间。第二批医疗队员也已经抵达了两天。周军突然发现,自己已经有好些天没见到刘堂春了。
  被“委以重任”负责看家的刘堂春最近忙的仿佛一只得了失心疯的蜜蜂。他每天只有四个小时睡眠,而且这四个小时的睡眠还被他分散成了四五个不同的时间段进行。每天除了不停更多开会以外,刘堂春还需要负责对接远在云鹤的两支医疗队,和在云鹤的韩文平一起想方设法搞来物资,然后发到云鹤去保障医疗队的需要。
  作为一名已经决定停止再招收博士生,逐渐开始走向自己的职业生涯结尾的医生,刘堂春恐怕死都没想到,自己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当一个老师已经让他精疲力竭了,而从急诊科主任到副院长的跳跃更让他感觉到难以为继。现在可好,老师的担子还没卸下去,副院长的担子还压在肩膀上,自己又要同时担任院长、总后勤保障、卫健委顾问等等一系列全新且根本由不得半点偷奸耍滑,打马虎眼的职位。
  不能摸鱼已经很让人痛苦了,而当“无法摸鱼”的感觉仅仅是来源于上级的监督的话,至少还有一个可以去“责怪”、“抱怨”的对象。但当这种“不能偷懒”的感觉来源于自己的时候,那已经习惯了偷奸耍滑的人就真的是很痛苦到想死的地步了。
  很难受,很痛苦。刘堂春都不止一次想过要不要找个人来承担一下自己的责任,但看来看去,他却发现……自己周围并没有一个“受害者”能够承担起来自己的责任。这些工作只能让他来做,就像是承担综合诊断中心未来和大梁的只能是孙立恩一样,这些工作交给别人不是不能做,但绝对做不到现在这么一个程度。
  初期的工作一定是比后期工作更加难搞的。这一点是个毫无疑问,铁板钉钉一样的事实。所以,刘堂春觉得自己更不能退缩,他必须顶上去,在这个阵地最危险、最需要有人像一颗钉子一样屹立的地方上站着,不论面临多大的风险和冲击都一步不能后退。在刘堂春心里,自己只会有两种结局——要么自己带领着所有同事们顶住压力并且取得胜利,要么所有人都被密集的敌军炮火覆盖炸成碎片……而他一定是被炸的最碎的那个。
  让一个捕俘手来搞这种工作,这确实让刘堂春很不适应。
  “刘院长?刘院长?”一个声音忽然打断了在阵地上拼命开火的刘堂春,他猛地回过头来,看到了一张看起来熟悉又陌生的脸。
  “不好意思,我睡着了。”刘堂春非常诚恳的向自己的司机道了个歉,他推开车门,站在地面上,有些困惑的辨认了一下面前的景色,然后扭头对司机问道,“这是哪儿啊?”
  “您刚刚上车之后只说了要出发,但是没说去哪里。”司机师傅很有些忐忑的回答道,“所以我就擅自做主,把车开到这儿来了……这里是宁湖山庄旁边的观景台。”
  宁湖是宁远的标志,这一观点莫名其妙的获得了全体宁远市民的认同。在宁湖山庄旁设立的观景台,从这个角度,能够以群山,以平静的、升腾着云雾的宁湖作为前景,透过两座更远处的两座山峰中间的空间,看到更远处的宁远市区。
  刘堂春愣在了原地,他看着两座墨色山峰中间的空隙。在宁远这么多年,这是刘堂春第一次来到这个位置。他站在这里,看着远处的城市。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老刘似乎看到了两幅画面相互交织——一副影子是现在的宁远,一座拥有一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无数高楼和居民区组成的无机巨兽。而另一副影子,则是79年的老山。那片潜藏着无数危险、吞噬着无数年轻生命的冒着硝烟的绿色丛林。
  “谢谢你啊小陈。”沉默了好几秒钟,刘堂春忽然向自己的司机道了声谢谢,“这地方很不错。”
  “我觉得您可能是需要休息一下。”给刘堂春当了五天司机的陈师傅自己都有些扛不住了,更不用说车上一直拉着的刘院长。这五天时间里,刘堂春一直就穿着这身衣服,甚至连家都没回过。他不停的奔波在各个需要他的地方,然后协调、解决所有需要他来处理的问题。光是物流园区和几个仓库,陈师傅就已经开车过去了十几次。他太明白这位乘客的疲劳了,于是他在没有得到明确指示的情况下,擅自做主把车开到了这里。
  按照他的想法,现在应该是在附近找个饭店,热乎乎吃上两口饭的好时候。但……由于疫情期间的全面封锁措施,再加上现在还算是在过年,因此整个宁远市区里没有一家饭店能够提供服务。宁湖山庄也不例外——他之前已经打过电话了,但是宁湖山庄的总机没人接听。
  作为司机,替乘客解决问题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陈司机从后备箱里变魔术般的拿出了两盒方便面,并且掏出了一个保温瓶出来。
  “刘院长,现在时间特殊,饭店全都没开门。”陈司机有些不好意思的拿着方便面碗凑了过去,对刘堂春说道,“现在也是吃饭的时候了……我这里有两盒泡面……”
  “这就很好了。”刘堂春前仰后合的笑了起来,“我以前在老山的时候,最好的吃食就是水果罐头,那玩意打开了就得赶紧吃,要不然半个小时之内就能招来一山洞的苍蝇……”他接过了一盒泡面,三下五除二掀开包装,然后感慨道,“打仗的时候,就算有方便面我们也吃不上。79年的时候还好,后来蹲猫耳洞的时候,我们连口泥巴水都喝不上了……”
  泡好了这碗面,刘堂春吃出了一副战天斗地的气势。吃完了这一顿面条后,刘堂春把面碗往垃圾桶里一扔,抹了抹嘴精神抖擞道,“走,回四院!”
  第962章 焊
  第四中心医院的应急病区正在紧张施工中。作为五家中心医院里最新的那个,同时也作为二期建设用地规模最大,基础条件最好的医院,宁远市第四中心医院承担起了一个非常艰巨的责任——在已经完成地平的二期建设用地上,临时搭建一个用于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紧急病区。
  目前,整个综合诊断中心里的40间病房都被投入到了收治本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战斗中。但四十间这个数量……肯定是不够的。
  宁远市虽然距离云鹤距离较远,但作为一条联通东西部地区的主要铁路枢纽之一,宁远每到春运期间都会承载很大一部分客流。方便的交通带来的大人流,也同时在这一次的疫情期间显示出了自己的“威力”。尽管宁远市已经竭尽全力在中断市内人流,但到目前为止,整个宁远仍然累计确诊了超过35人。
  人数上虽然还不到40人,但这对整个宁远的医疗系统都是一个重担——确诊的35人中,有12人没有过云鹤旅居史,没有过和云鹤确诊者接触的历史。换言之,他们是在宁远本地遭到感染的。只不过现在不清楚的是,这究竟是一场超级传播事件,还是意味着宁远目前已经出现了隐蔽的社区感染。
  为了应对这样的艰巨挑战,宁远卫健委和宋安省卫健委紧急调集了一大批预制集装箱房,然后在留给四院的二期建设用地上临时搭建起了一座能够容纳580张床位的应急病区。
  五百八十张床位如果全部启用,意味着四院至少需要为这个病区调集超过二百名医生,三百名护士,才有可能让这个病区运转起来。
  这个人手从哪儿来,是现在最让刘堂春头疼的问题。把五百名医护人员抽出现有的班次,对于平时的四院来说已经是个很巨大的挑战了。而现在的四院……已经抽出了四百多名医务工作人员支援到了云鹤第一线去。
  按照各个科室总结上来的目前院内医务人员值班情况估计,再抽走两百人就是极限了——超过两百人的抽调会直接让大约三分之一的科室无法正常开展全天工作,如果抽调数量达到五百人,那就意味着四院除了急诊以外所有的科室都只能间歇性运作。其中肝胆外科、儿科和呼吸内科将只能维持一周一次的门诊频率。
  至于综合诊断中心……自从孙立恩带着所有人去了云鹤之后,这个部门的运作就完全停了下来。
  他孙立恩拍拍屁股走人了,刘堂春却被每天一堆一堆的事情搞到整个人火冒三丈。尤其是那些听说综合诊断中心“神奇之处”,而抱着最后试一试的决心来问诊的患者和家属……在他们听说综合诊断中心已经停诊之后露出的失落的表情,实在是让人心里不舒服。
  而这样的事情在应急病区启动之后恐怕还会出现很多很多次。刘堂春甚至隐约觉得那些患者说不定连失落的表情都展现不出来。急诊虽然还能运转,但急诊接到的病人病情稳定之后总是要有个去处的。如果其他地方的医疗资源还算丰富,那还可以考虑把病人通过救护车转运到其他医院去继续接受治疗。
  可如果稳定了之后就需要转院……那让四院急诊运行的意义又在哪儿呢?
  大急诊中心不是说有一个急诊就可以包打天下了。恰恰相反,大急诊中心比起普通急诊更加依赖于其他常规科室的支撑和辅助。急诊负责所有急症患者的前期处理和早期诊断,而各个其他科室则需要负责情况已经稳定下来的病人的后续治疗。
  这样的工作并不容易,所以更需要整个医院紧密团结协作。但现在看起来……很快医生们就必须得面临没有后备力量,没有支援科室,全都得靠自己的局面了。
  虽然卫健委的负责人也明白四院的运转艰难,并且向刘堂春提出了“可以暂时关闭门诊和急诊”的建议。但刘堂春自己却不大愿意事情进展到这一步。
  作为地区最大的急诊收治单位和最实力最强的急诊单元,四院的正常运转意味着很多患者的生存几率会大大增加。虽然现在大家都留在家中不怎么外出,但关闭四院急诊所带来的风险仍然要大于他们留在家里所能避免的风险。总体来说,弊大于利。
  只要还能坚持,为了生命,刘堂春觉得还是应该继续坚持下去。
  紧急院区的设立工作已经进行了超过80%,目前正在抓紧施工的则是更加重要的氧气管道铺设任务。
  医院中铺设的所有的氧气管道,材质上都选择的是铜制管道。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而言,氧气是救命气。但氧气管道的铺设却是一项耗时极长、施工困难的工作。困难的关键就在于铜制管道的气密焊接难度上。
  普通焊工在现在的市场上已经很不好找了,而能够完成焊接铜制管道的氩弧焊工人就更难找。根据之前的统计,全国拿到注册证书,并且经过认证可以完成类似焊接工作的工人只有不到2000人。而要为宁远四院的应急院区完成氧气管道铺设,最少需要50名氩弧焊工人入场同时施工。
  云鹤的雷火神山医院建设,一共调集了超过两百名氩弧焊工人入场施工。进度最快的火神山医院为了找到足够多的氩弧焊工人,甚至向所有在云鹤的国企发出了求助函。要求所有的国企,尤其是搞精密加工和军工的国有企业用他们最快的速度,把可以从事氩弧焊工作的焊工们调集过来。
  火神山医院在不到五个小时的时间里,调集到了96名氩弧焊工人入场。
  可四院的应急病区建设不是火神山或者雷神山这样的国家级重点工程。宁远也不是云鹤这种有着深厚重工和金属精密加工背景的地区。施工超过三天,四院的施工现场上甚至出现了来自常宁的氩弧焊工人。但总数却依旧只有不到30人。
  熟练工处理管道焊缝,一道焊缝需要大概十分钟的时间。而四院的应急病区有几千个接头,近万条焊缝。三十个熟练工人不眠不休,也至少需要550个小时才能完成这项工作。
  三十名熟练工不吃不喝,不眠不休,需要干上22天才能完成的工作……这就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项工作不可能如期完成,但所有人都没有理由停下手里的工作。负责建设应急病区的负责人明白应急病区对于宁远的意义,吃喝拉撒全在工地上解决,拼命赶工的工人们也明白自己手下的焊缝对于抢救生命的意义。
  就算累死在工地上,也要干下去。这是所有工人们共同的想法和心声。在大年初六的中午,工地上依然到处都亮着氩弧焊的闪光。
  第963章 急救
  忙的要死的人不光只是刘堂春以及工地上的氩弧焊工人而已。
  第四中心医院配有20台救护车,其中五台是负压救护车——车辆内部气压会始终低于外部气压,从而保证病房内的病原体不会随着车辆运行而散布的满街都是。
  负压救护车可不是什么便宜的大路货色,车辆的车厢部分需要做气密处理,同时还要安装抽排气设备,对车厢内的空气进行过滤并且排出车厢。
  从电路到布局、从设备到装载,负压救护车都和普通的救护车差别甚大。如果不算特种监护型救护车的话,负压救护车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救护车中的“贵族”车型了。
  这五辆负压救护车其实原本应该是归给宁远市疾控中心直接管理。但一方面疾控中心实在是没有这个预算,另一方面他们自己保留救护车也占编制和原本就不怎么宽裕的停车场。疾控中心买这种救护车,处了放上十来年等报废以外基本没有任何意义。而当时刚开始步入正轨的四院又有购置救护车的需求,所以两边一拍即合。疾控中心给四院补贴一部分购车费用,而四院则需要在疾控中心有需求的时候,优先向疾控中心提供负压救护车。
  现在就到了疾控中心有“需求”的时候。五辆负压救护车几乎承担了宁远市内80%以上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的转运工作。这五辆车基本就是歇人不歇车,24小时等候召唤。
  四院的急诊休息室里,横七竖八的睡了一地疲劳的救护车驾驶员和院前急救医生。他们自从接到了转运新型冠状病毒确诊以及高度疑似病人的任务之后,所有积极参与到任务中的院前急救医生和救护车驾驶员们就再也没回过家。
  一方面是因为工作压力确实太大,回家休息就意味着岗位上至少有10个小时没有人待命。另一方面,大家也有一个潜在的忧虑——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性实在是太可怕了些,他们担心自己可能会在不知情的状况下,感染自己的家人。
  这样的担忧绝不是空穴来风。云鹤早期的医务人员感染情况至今仍然缺乏一个系统的统计,但光从互联网上看到的那些情况,就足够让这群面对病毒毫不退缩的勇士们心存疑虑了——他们可以为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不顾自己的安危,但却无法让自己的亲人与自己一起冒险。
  和孙立恩有过一面之缘的王鸽正在睡觉。他躺在地上侧着头,口水顺着他的脸流了下来,地面上有了一片小小的晶莹水潭。
  “叮铃铃!”值班室的电话忽然响了起来。几个院前医生猛地睁开了眼睛,而趴在电话边上睡觉的那位一边捂住胸口,一边快速接起了电话,“院前值班,有什么事儿?”
  “好的,我们马上出车。”十秒钟之后,这位值班员挂了电话。他松开捂在胸口上的手,然后揉了揉已经仿佛鸡窝一样的头发,“宁静区柳华路217号,有一个云鹤旅居史的发热患者。你们谁去?”
  “我去吧。”王鸽坐在地上,擦了擦自己嘴边的口水,“二号车的皮带有点打滑,我用五号车行么?”
  “你只要保证不把车再从花坛上开回来就行。”王鸽上次运送头部受伤合并股骨骨折的那个病人时,为了抢时间直接把车从道路中间的绿化带上开了回来。虽说宁远的道路中间绿化带主要就起一个美化环境的作用,马路牙子并不怎么高。但这么一搞仍然直接撞歪了急救车的前转向臂。
  虽然王鸽顺利的把病人送到了医院,而且那位患者也成功的活了下来。但王鸽还是挨了一次记大过处分,并且被扣了一个月的工资以作惩罚。
  同事们其实都挺理解王鸽的心情。当时他的左边,隔着隔离带就是四院的急诊大门。而当天在道路右侧的交通流量大的令人沮丧,他在原地拉着警笛等了三十多秒,但车龙却一动不动。
  不是宁远人民不肯让道,纯粹是因为道路太急,根本没有让路的空间。
  王鸽出车去了,其他的院前急救继续倒头睡觉。谁也不知道下一个紧急出动的命令什么时候会到。在下一次出发之前,所有人都需要尽快休息补充体力——吃饭这种事情都可以往后稍微放一放。两天不吃饭,人开车还是没有问题的。但要两天没睡觉,碰方向盘就和自杀没什么区别。
  半个小时后,王鸽和院前急救医生回到了值班室。两人就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就连裤子上都在往外滴着水滴。
  “你这怎么搞的?”王鸽的样子把队长吓了一跳,“你这是汗……还是刚才穿着衣服洗了个澡?”
  “别提了。”王鸽和自己的搭档院前急救医生一肚子苦水,“我怀疑我们出的这个病人压根就不是肺上有病——他可能是脑子有病。”
  这位自称发热的患者半月之前从云鹤抵达了宁远。一周多以前,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消息让所有人都精神高度紧张了起来,这位患者也不例外。新闻上说,新型冠状病毒在56摄氏度的温度下会很快失活。而当时宁远已经买不到消毒水和酒精了。
  这位天才般的患者灵机一动,决定对自己和家中进行高温消毒。而他选择的高温消毒的方法是同时在自己65平米的家中堆放10台电暖气,外加三台小太阳。严密关闭门窗,然后把自己也关在房间里不出来。
  最后一台电暖气今天到货。而这位患者也终于开始执行起了自己的计划。由于房间较大,他盯着温度计在房间里待了四个小时,气温仍然没有上升到他所期盼的56摄氏度。
  房间内的温度最后维持在了45摄氏度左右。11度的温差让他决定增长消毒时间——从半个小时增加到了三个小时。
  四十五摄氏度的高温下,他在房间里又坚持了两个小时。等他开始停止出汗之后,这位老哥终于发现了有些不对劲的地方。于是,他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王鸽和自己的院前急救医生抵达现场时,房间内的温度已经突破了47摄氏度大关。而患者体温在这个环境下根本测不出来。他们穿着防护服在房间里只待了十分钟,两个人就感觉自己已经快虚脱了。这十分钟还是为了把房间里所有的暖气先关掉,以防止等会他们带着患者离开后发生火警。
  患者被包裹起来,然后带出了房间。宁远现在的日间气温大约在零度左右。从撒哈拉沙漠一步跨入冰箱的温差很容易让这个脑子不怎么正常的患者更加不正常一点。院前急救一身给他扎了一瓶生理盐水,然后在负压车厢内开始用常温生理盐水袋替他降温。因为生理盐水本身在车里放着,温度不算太低,上车前,院前医生还特意从一旁的绿化灌木丛上取了两捧积雪。把积雪塞进乳胶手套里,就成了一个简易的冰枕。
  自从疫情开始之后,这种类型的急救出车次数颇为频繁。比较多的就是用酒精消毒,结果酒精还没有完全挥发,就被明火引燃。更麻烦的则是那些刚开始决定进行消毒的人。反正王鸽自己是想不出来,究竟什么样的人才会决定在开着火的灶台旁边喷酒精消毒台面。
  大年初六的宁远,奋战在岗位上的卫生系统工作人员没有一个有好心情。
  第964章 口罩
  不光是宁远一地,截止到1月31日全国上下所有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特区都已经报告了确诊患者。全国确诊感染病例总数为9810例,疑似感染者15238例,死亡人数213人,治愈人数为181人。
  目前疫情最重的地区依然是最早报告确诊病例的湘北省云鹤市。云鹤目前的累及感染人数为2639人,而省内的其他城市确诊感染人数都超过了100人。
  为了防控疫情进一步蔓延,国务院特意发布了通知,同意在湘北省适当延长春节假期,减缓假期结束后的返程人流增加速度。
  为了控制传染病的传播速度,所有人都在竭尽全力。只要有利于减少人员流动,保护易感人群的策略都被贯彻落实了起来。甚至连税务办理都已经做出了相应安排——湘北省的所有税务业务办理时限都向后延期,为的就是尽量减少人群聚集和外出活动。
  而在鹤安医院的门诊过程中,孙立恩也逐渐发现了一些不太对劲的地方。
  鹤安医院按照目前的工作任务安排,首先要解决的是周边几个社区中大约二十万人中发热患者的就诊问题。来自这些社区的发热患者们全都经过了初步的社区筛查,确定有发热之后才会被集中在大巴上送到医院来进行诊断。这样的安排确实会让一部分只是发热,但并没有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增加感染几率,但这确实是目前维持就诊秩序有序进行的唯一手段。
  在大巴上,所有人都被要求戴上口罩,并且全程不得摘下。同时,上车的所有患者都需要提前在社区里被消毒水喷一遍身体,从而尽量减少可能的病毒附带。
  这样的过程虽然远称不上完美,但确实已经是在现有条件下能做到的最好程度。但这个过程中依然有很大的“漏洞”。
  比如听说鹤安医院可以接诊发热患者,因此通过各种渠道自行前来求医的病人们,就是这个漏洞中风险最大的人群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