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看见状态栏 第184节
作者:罗三观.CS      更新:2022-09-02 17:19      字数:7413
  “有几个主诉是头疼和头晕的患者,我们现有的情况拿不太准,所以建议他们去转诊三甲医院了。”黄主任向三人介绍着情况,并且同时招呼着一旁的工作人员帮忙拿来了口罩手套和白大褂。“不过这个情况我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可是不管是血象还是其他能做的检查我们都做了,一切还在正常范围内。”
  一切都在正常范围内,而患者却自诉有长期不适。这问题就很大了。孙立恩皱着眉头坐了下来,心里有些忐忑不安。他开始回想起了周军的话——自己不会这么倒霉吧?又碰见罕见病了?
  一次性导致最少九人发病的罕见病?这算什么?罕见病打折清仓大甩卖?
  孙立恩忐忑不安,但帕斯卡尔和布鲁恩则一脸喜不自胜的表情。在孙立恩家里体会了五天的麻将之后,两人实在是不想继续玩下去了。他们两个现在就想着赶紧来几个病人,哪怕只是小感冒都行。
  “这样吧,你们三个一组,先接诊这些来看病的村民。”黄主任毕竟经验丰富,安排起工作来雷厉风行,“那九个自诉有头疼头晕的患者,我等会让他们再过来一趟看看。说不定你们能在问诊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我们没有注意到的盲点呢?”
  孙立恩在四院是很出名的人物,除了标志性的脸黑和柯南体质以外,他的诊断方法也很有名气。同样是一个其他医生处理不了的病人,孙立恩就是能在问诊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蛛丝马迹。这一点让黄文慧主任自己也印象深刻。同样都是医生,同样都是认认真真给人看病,大家都是一个脑袋两个胳膊,凭什么他孙立恩就能找到诊断的方向和线索?
  想来想去,黄主任觉得,问题还是出在耐心上。孙立恩问的也是同样的问题,但他能认认真真问完。不像某些自信心爆棚的年轻医生,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毛躁不认真的情况。每一个问题都认真问过,每一个回答都细心揣摩。
  刚毕业的医学生,工作认真就很难得了。更难得的是,他在工作认真的同时,还很有同理心。孙立恩的成绩不是大风吹来的,能在这种罕见病少见病疑难病多发的情况下,认真细致的完成对每一个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至少要求孙立恩把每一个病人都当成“人”而不是一项未完成的工作处理。这其实是当医生最重要但也是最难得的品质。
  想到这里,黄主任有些同情的看了一眼孙立恩,这么干工作当然对大家都好,但医生自己所背负的心理压力可就大了。不知道这孩子会不会心理上受到什么创伤。
  心太软的人,可不适合当急诊科医生。
  ·
  ·
  ·
  “您这个情况呢,可能导致的原因有很多。”被黄文慧主任判定为不适合当急诊医生的急诊科医生孙立恩正在努力劝说面前的患者去大医院看看病。“刚刚我也看过了,您的腿上没有明显的骨伤和外伤痕迹,神经反射和感觉也都正常。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突然的跛行……也就是突然觉得腿上用不上劲,这个问题就可能很大了。”
  孙立恩面前的大妈一脸抗拒,仿佛孙立恩正在说的话就像是故意要害她似的。但出于对医生的尊重,大妈还是继续听着——就是脸上的表情不大好看。
  “再加上您这个血压压差很大——高压170,低压68,这么大的压差必须高度重视。”孙立恩从桌上拿起茶杯,拉下口罩喝了一口。茶是村里提供的砖茶,用保温杯泡起来,在寒冷的风中喝上一口感觉简直不要太好。“现在设备有限,但您的血糖检查结果您也看到了,13.3mmol/l这个结果已经超过了正常指标的一倍多,您真的应该去大医院检查一下。”
  大妈继续一脸抗拒,“我就是不想去医院,你给我开些药呗!”
  孙立恩苦笑着摇头道,“要能给您开我就开了。您现在血压这么高,这个突然出现的跛行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后,下肢动脉堵塞导致的。糖尿病患者身体末端的感觉是很弱的。好多患者自己都不知道,结果脚上受了伤啊,整个脚指头烂了都不知道!”孙立恩努力向大妈讲述着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可怕。“我之前就接过这么一个病人,天老爷,那个脚大拇指头全烂了,他一点感觉都没有。”
  见孙立恩说的“生动形象”,大妈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然后呢?”
  “然后……”孙立恩故作悲伤的叹了口气,“二十来岁的年轻男娃啊,截肢了!”
  几个月前在首都网吧里遇到的李嵩昭,最后还是做了左脚拇指截肢的手术。孙立恩刻意没说他被截掉的是半个脚掌加大拇指。而是继续一幅扼腕的表情叹道,“就因为高血糖不注意,就因为他不想去医院。结果等发现了之后,为了保命就只能截肢。您说说,这么年轻的男娃,还没结婚呢!”他故意用拉家常的语气感叹道,“这就截肢了,下半辈子可怎么过?”
  大妈想了又想,小心翼翼的问道,“大夫啊,那我喝喝砖茶能把这高血压治好不?”
  “姨啊,已经沤烂了的衬衫用肥皂洗一洗,能把烂掉的布洗好么?”孙立恩用尽量贴近生活,而且简单易懂的比喻解释道,“砖茶再好它不是药呀,要是以前爱护衣服,那也不至于把衣服都沤烂了不是?您这个问题啊,它现在必须得让好裁缝一点点补起来。要不然等布彻底沤烂了,这衣服可就没法穿了!”
  大妈左思右想,最后一脸痛苦的点了点头,“行吧,那我听您的。明儿我就让三儿上来,让他带着我去医院!”
  花了十分钟问诊检查,然后又花了二十分钟劝着大妈去医院看病。半个小时的功夫下来,孙立恩觉得自己已经完全进入了治病的状态——累。而稍远处的黄主任也点了点头,孙立恩这个章法挺不错的,至少很对巡诊义诊的路数。
  巡诊和义诊其实不太可能解决掉前来看病的患者的所有问题。毕竟跟着医生们一起来的只是一辆大巴车,而不是一艘远洋医疗船。有太多的设备和治疗方法无法选择。对于这些患者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及时去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检查。
  “各位辛苦了。”村支书带着几个年纪轻一点的小伙子们走了过来,他们肩膀上都挑着担子,而担子两头挂着用水泥和黄泥填过的搪瓷盆。“这个天气也太冷了点,村里找了些火盆来,给各位生个火取取暖。”
  义诊的地方选在了村委会门口的一片水泥平地上。这片平地一开始大概是按照篮球场的标准建立的。四周有村民的房屋遮挡,倒是没什么风。但冬季环境下,光靠太阳照射还是有些冷。村支书找了好些家,才把村民们平时用来取暖的火盆借了出来,给医疗队的医生们生火取暖。
  “这炭也用的是咱们村旁边挖的泥炭。”村支书似乎对于燃料也很得意,“烧木柴味道太大,外面的煤烧起来全是烟,咱们村这儿的泥炭烧起来又暖和还没有烟,以前在常宁那也是有名的!”
  郭家村虽然往村里的路不好走,但放在以前,这一片那可是向边疆地区进行贸易的必经之路。也正是因为这样,郭家村才有了饮用砖茶的习惯。而且做法也和边疆少数民族颇为类似——山上养的山羊奶,配合上熬煮了好几个小时的砖茶茶汤,最后往里面撒些盐巴。在寒冷的冬天喝上一口,那简直就是通体舒泰的好东西。
  可惜的是,医疗队都喝不太惯这种煮法的“奶茶”。村支书有些无奈,这些城里人可真不识货!
  第468章 郭英
  有火盆的暖意,孙立恩等人顿时觉得身上的阴寒感觉消退了不少。虽然还是有些不舒服,但至少比刚才强得多。
  由于是敞灶式的取暖设备,没有烟筒,因此没办法在两个帐篷中使用——一氧化碳中毒可不是什么可以轻视的东西。不过好在帐篷本身的隔热效果还算不错,倒也勉强呆的下去。
  孙立恩一边请下一位患者前来,一边让那位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并且疑似下肢动脉堵塞的大妈去帐篷里照一下b超看看——虽然没有ct和mri检查,但b超能检查一下老人家的主动脉瓣的闭合情况。也算是顺带排除一下主动脉瓣闭合不全所导致的脉压差过大。
  这个大妈的情况比较复杂,状态栏给出的提示也很简单。并没有直接说明病变的器官位置和病变程度。估计是那种需要慢慢检查,才能抽丝剥茧找到症结所在的类型。孙立恩既不可能在这里完成所有的检查,也不太可能请这位连下山去医院都困难的大妈再跑个一百多公里,到宁远四院去就诊。所以也只能做一点是一点,把能排除的问题都排除一下,能做的检查都做一做。
  送走了大妈,下一位来的还是个大妈。不过年龄更大,已经够得上“奶奶”的年纪了。
  “您哪里不舒服呀?”孙立恩看老太太驼背弯腰的样子,连忙站起身来拉开了凳子,扶着老人家慢慢坐下后这才问道,并且还在提问的同时,向帕斯卡尔博士投去了求助的目光。
  老年人看病我可没处理过!
  帕斯卡尔博士闻弦而知雅意,主动坐到了桌子前面,从口袋里摸出一副金丝边的老花镜,顺便从口袋里摸出了一支钢笔捏在手里。
  随着动作变化,帕斯卡尔博士的气质陡然一变,从双手揣在一起缩着脖子烤火的美国老头,顿时变成了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老中医。
  孙立恩看的目瞪口呆,而帕斯卡尔博士则似乎察觉到了孙立恩的心理变化,于是笑着用英语说道,“以前学来的一些小技巧,对上了年纪的患者特别管用。”
  说来也奇怪,一开始还表情有些犹豫的老太太见到帕斯卡尔博士之后,顿时显得放下了心来,开始用带着浓重口音以及上了年纪的耳朵不好用的老人家所特有的大嗓门道,“大夫,俺腰疼!”
  孙立恩坐在一旁开始帮帕斯卡尔博士记录患者自述,同时偷偷打开了状态栏,开始观察老太太的状态。虽然没有多少为老年人看病的经验,但状态栏总是可以看一看的。
  “郭英,女,71岁。骨质疏松(100671.07.21),骨软化(89934.05.33),骨硬化(88323.33.28),软组织钙化(73498.44.58),海马区脱髓鞘病变(69635.12.53),嗅觉衰退(51476.49.36),椎管狭窄(2714.51.52)”
  老人家的状态栏就是厉害。孙立恩偷偷咽了口口水,六位数的症状持续小时,这骨质疏松最少得持续了接近十年了吧?
  不过这个状态是什么鬼?骨质疏松合并骨软化,然后还有骨硬化……?孙立恩皱着眉头又看了一遍郭英的头顶,确实是有骨硬化。这就奇怪了,绝经后的女性有骨质疏松症合并骨软化症倒是有的。一般用钙补充剂,维生素d和雌激素进行替代治疗效果就不错。可骨硬化又是哪儿来的?
  如果骨硬化和骨质疏松以及骨软化无关,那就应该是良性型石骨症了。患者早期可能有些贫血或者脑神经受压症状又或者没有明显症状。而这也确实有可能引起听力下降——郭英现在这副“耳朵不好使”的状态,可能就是石骨症所导致的听力下降的证据。
  软组织钙化这个比较好理解,毕竟是老年人,身体在经过很多年的正常运转后,多少都会有一些残留下来的炎性组织坏死钙化。不过状态栏并没有明确说明钙化类型,可能需要做个x光判断一下?孙立恩眯着眼睛看了看老人家驼着的后背,估计钙化的位置就在脊椎韧带上。
  至于所髓鞘病变……孙立恩盘算了一下,这个症状已经出现了大概七八年的功夫。老人家现在的自诉很明显和这个并无关联。引起腰疼的,应该是持续时间最“短”的这个椎管狭窄。
  “您腰疼啊?”帕斯卡尔博士在村支书的翻译下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疼了多久啦?”
  “记不清了。”老人家很豁然的摇了摇头,“上了年纪,记不清楚啦。”
  帕斯卡尔博士挑了挑眉头,“疼的有多厉害?”
  “哎呦,那可疼。”老人家很严肃的点着头,“疼的吃不下饭哩!”
  帕斯卡尔博士在自己面前的本子上记录下了这条回馈,“是一直疼,还是偶尔疼一疼?”
  “一直疼。”老人家拍了拍自己的腿,“躺下了就好些,坐着也还行。就是不能下地干活,一走路就疼!”
  村里的工作人员大概也知道老人家腰疼的厉害,为了让71岁的老人家过来看病,而又不至于因为行动而腰疼,他们特意开了一辆农用三轮车,在扫干净了的后斗里填满了棉被,又给老人家身上裹了三件羽绒服,然后才像是呵护刚出生婴儿似的,将老人家送到了义诊的地方。
  “那不干活了,在家里都干些什么啊?”帕斯卡尔博士一边记录着,一边和老人家扯着家常,“在屋头看电视不?”“屋头”这个带着明显常宁口音的词,还是他和村支书现学的。
  “看哩,不过看的少。”老太太被面前这个美国医生贴地气的用词逗乐了,“我下地干不得活,还能自己在家里煮煮茶,出去挤羊奶,自己能讨生活哩!”
  对于这些辛劳了一生的老人家来说,生而为人的最重要原则,就是还能自食其力。七十一岁的郭英,仍然在为自己能够干活而自豪。
  “咱们村里的人都喝茶呀。”帕斯卡尔博士笑着说道,“我们刚才也喝过了,味道挺不错的。”
  郭英乐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好喝吧?放在十几年前,这可都是难得的好东西,平时我们都舍不得喝的!”她笑眯眯的敲了敲自己有些犯疼的后腰感叹道,“国家的政策好,十几年前通了电,然后又给村里都打了井,户户都喝得起茶了。前几年又修好了路,山货往城里卖也方便多咯。”
  “您这个腰疼啊,可能是老年病。”帕斯卡尔博士又和郭英聊了几句,然后开出了处方,“这样,您等会到旁边的帐篷那边,站上一小会。腰一疼就趴到床上,我们再给你看看是怎么回事。”
  郭英点了点头,张嘴似乎要说啥,然后忽然愣住了一会。她眨了眨眼睛,随后重新把视线聚焦在了帕斯卡尔博士脸上,“医生哦,我腰疼诶!”
  孙立恩看着两人的交流,眉头越皱越深。他隐约察觉到了有些不对劲,但却总觉着差了一丝,始终捉摸不透。
  第469章 郭家村(上)
  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又明显有些认知障碍。接诊这样的患者不光需要有极好的耐心,更重要的是,要有很好的运气——正好赶在对方认知障碍不甚严重的时间段,问出最主要的症状。
  帕斯卡尔博士的运气明显不错。在郭英迷糊之前,他问到了一些诊断所需的主要症状。
  “腰疼,而且有认知障碍。”帕斯卡尔博士看着村里的年轻人搀着老人家往帐篷走去,皱着眉头对孙立恩道,“我觉得这两个症状没有什么共通点。虽然都能算是神经症状,但是出现的时间差的有点远。”
  村支书说的很清楚,郭英是六十三岁的时候开始糊涂的。当时还只是偶尔忘事,后来就愈发严重。但症状表现却不像是阿尔兹海默症那样严重,主要是最近些年的事情忘记的比较厉害。对自己的两儿一女,以及几个孙辈的事情,老人家记的还清清楚楚。
  “患者有认知障碍,很难说她的记忆有多可靠。”布鲁恩摇了摇头,“我也见过有些症状类似的患者,他们对于自己身体的不适没有什么印象……”他说起了自己曾经见过的一个案例,“那个患者在截肢后又遇到了颅脑损伤。我后来巡诊遇见他的时候,他对于自己截肢的认知就有些差异。一会说是五年前截肢,一会又坚定的认为是在颅脑损伤后才截肢的。”
  “她的认知障碍也应该做一下诊断,至少搞清楚是不是阿尔兹海默症。”孙立恩发表了自己的补充意见,“做颅脑mri的同时,也可以扫一下腰椎看看。”
  状态栏说的很明白,郭英的腰疼是因为椎管狭窄造成的。她的腰椎神经受到了压迫。但压迫是如何产生的,造成压迫的病变性质如何尚不明确。很难说和她的其他症状有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不过单看状态栏的提示,孙立恩则有些摸不准——这么多症状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而且持续时间这么久。要判断这些横跨了数年的状态之间有没有直接关系,难度是非常大的。
  ·
  ·
  ·
  上午的巡诊很快就结束了。众多医护人员凑在一起吃着午饭。午餐是村委会提供的农家土菜,做法当然算不上精致,但胜在材料货真价实。而且泥炭火力不足,自然而然加长了食物的烹煮时间。于是炒出来的蒜苗腊肉,炖出来的松茸老鸡汤,甚至烤出来的腊鱼,味道都甚是美妙。
  米饭是村民们从自家米缸里掏出来的新米——都是年前才碾好的谷子。为了应对二十来位医生们的用餐需要,村委会启动了往年祭祖聚餐才会启用的大厨房。从早上开始做到了中午十一点半才算是全部准备就绪。
  “各位医生,这大过年的还麻烦你们跑到村里来,实在是太感谢了。”村支书在餐桌上以茶代酒,举起了自己面前一次性塑料杯里的茶水,对着医生们客气道,“老郭我是个乡下人,没什么文化。别的感谢的话我也说不出来……”他一举手里的塑料杯,“都在这里面了!”
  浓浓的砖茶熬煮出的茶水一饮而尽,村支书老郭往身后一座,“各位,尝尝看吧。”
  医生们从早上忙到了中午,再加上天气寒冷,确实也肚子饿的够呛。没有过多的客套,纷纷低头吃起了饭菜。
  众人一动筷子,马上就能看出前来巡诊的这些医生里谁是学术型博士,谁是专业型博士。学术型博士吃饭的时候不紧不慢,还能和旁边的同伴讨论一下今天见到的患者,以及各种疾病的表现差异。而专业型临床博士们则一个个成了饿死鬼投胎转世,甩开腮帮子,撩开后槽牙,吃的那叫一个酣畅淋漓风卷残云。
  表现的就比孙立恩和布鲁恩好那么一点。
  普通临床医生吃起饭来哪儿有急诊医生快!
  帕斯卡尔博士在一旁看着自己的多年老友和“部门领导”吃饭的样子,挑了挑眉毛没说话,继续慢条斯理吃着自己面前的这碗米饭。
  现在装作不认识大概也来不及了吧?
  见多识广的村支书看见孙立恩和帕斯卡尔这饿死鬼吃饭的架势也吓了一跳,随后不由得感叹道,这开车来的医生搞不好是从前天晚上开始就没顾上吃饭。想到这里,老支书甚至感动的有些想要流泪,他连忙放下筷子,让村里负责做席的大师傅赶紧再去做上几个菜来。
  “得有肉,得饱肚子。”老郭书记认真道,“人家来给咱们村里看病还不要钱,咱们庄户人家总不能让人连饭都吃不够!”他从口袋里摸出一包才抽了两根的软玉溪,然后塞到了大师傅手里,“用煤气灶,赶紧做!”
  身为厨师,看见客人吃饭吃的这么香,大师傅打心眼里高兴。现在又得了村支书的意思,赶紧把嘴上叼着的烟往地上一扔,扭头又钻进了厨房。过了大概十分钟,六盘扣肉被村里的年轻人们端了上来,随后领头的那个对老郭书记道,“四爷爷,老钟头把肘子全下了锅了。”
  “让他赶紧做。”老郭书记欣慰的点了点头。那些个猪肘子原本是预备着正月十五的时候村里摆席用的,都是提前处理好的半成品。老钟头把这些原本当成主材的材料拿来招待医生们,老郭书记觉着也挺值的。
  等软糯的猪肘子端上桌子的时候,孙立恩和布鲁恩已经吃了个九分饱。看着散发着诱人光泽和美妙香味的猪肘子,两人对视一眼,露出了苦笑。
  吃太快就这点不好,万一后面有好菜,那可是真的吃不下。
  孙立恩放弃了挣扎,站起身来准备进行一下饭后散步。而布鲁恩则面色凝重的半抬起身子,往下猛的坐了两下。
  “你还能吃得下?”孙立恩看着猛地坐了两下的布鲁恩,有些好奇的问道。老布的饭量不小,从开桌到猪肘子上桌不过二十来分钟的功夫,布鲁恩已经就着腊肉蒜苗和鸡汤,干下去了三碗米饭——农村的饭碗可不比餐厅的那种秀气餐具。满满当当三碗怎么着也得接近一斤米饭。可看样子,他现在居然还能吃得下去?
  “这么掂两下,给胃里腾了些空间出来。”布鲁恩一筷子扯下来一大块裹着浓浓汁水的肘子,肉皮和瘦肉连在一起那个耙软的样子实在是诱人的厉害。“你先去散步吧,我一会过来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