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节
作者:葡萄      更新:2022-09-02 06:42      字数:4419
  第64章 逛吃
  郑直书的情况再揪心,李如洗替代他生活的感觉再逼真,那终究只存于梦中,梦醒了,与她再无交集。
  再怎么担心,也帮不了他。
  何况还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这样一个人,一段事存在呢。
  即使回味,也只得回味而已。
  李如洗自己的生活,还只是全面崩溃前最后的安宁繁荣假象而已。
  她轻轻叫醒儿子,说:“小懒蛋,太阳都快下山了,你还睡午觉呢?”
  噗噗现在已经不会像小时候一样,被弄醒要闹觉了,他揉揉眼睛,眼神呆呆的,小短指头在眼睛前揉呀揉呀揉呀,好像一朵小小的风雨兰胖丽丽。
  李如洗忍不住轻轻把他手拉开:“不要揉眼睛呀,噗噗,会把细菌和脏东西揉到眼睛里……”
  若是清醒时,噗噗早积极和她辩论开了,但这会儿他还没完全清醒,李如洗说什么,他只会呆呆地“嗯”,然后突然问:“妈妈,我们在哪儿?爸爸呢?”声音又迷糊又奶声奶气。
  李如洗心里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柔声笑道:“我们在外公外婆家呀。”
  “哦。”噗噗说,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结,而是很快转移了注意力,“我渴了。”
  李如洗给他拿了水喝。
  噗噗自己套上外面的短裤。
  李如洗又给他拿了个桃子吃,这个季节,水汪汪的水蜜桃最好吃了,皮轻轻一撕就下来了,拿在手里稍微用点力,汁水就往下淌。
  桃子太大,噗噗自己吃不了,他们母子俩一起吃正好。
  吃完桃子,噗噗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了。
  于是李如洗对他说:“走,这会儿太阳不太火辣了,妈妈带你出去玩玩好不好?”
  噗噗当然说“好”。
  昨天他们傍晚就出去了,李如洗带他去了自己儿时常去的公园,还偶遇了一个做当地特色烧饼的小摊,这个饼大、薄而软,一锅烙一个,馅料是苋菜、肉末和小虾,又香又鲜美,一口咬下去幸福感爆棚,李如洗小时候常常买了吃,现在已多年没吃过了,便买了两个,和噗噗一起一人一个吃完,回来晚上都吃不下饭了。
  噗噗说:“我还想吃昨天的饼。”
  李如洗笑着说:“今天不去那儿了,但是还会遇到很多好吃的小吃的。”
  噗噗欢呼:“好!”
  他这些天待下来,很喜欢妈妈家乡的美食,早餐的蟹粉小笼、豆浆粢饭都是百吃不腻。
  今天李如洗带他去了自己的母校周围,指点给他看自己学校的教学楼、体育馆,还给他讲了自己上学时的一些趣事,关键在于学校旁边不远,就有一条小吃街,有各种做小吃的店。
  现在这条街依旧,那些门头破旧的小吃店中间也间杂了一些卖珍珠奶茶爆浆鸡排之类的新型小吃,但是传统小吃也非常多。
  这些东西都和昨天的饼一样,很便宜,很好吃,很传统,很江南。
  包子店高高的竹笼屉里散发出白色的蒸汽,同时散出的,还有三丁包和糯米烧麦的香气,蒸好后店主把超大的笼屉一个一个摞到旁边,动作干脆利索,里面的包子白白胖胖,价格不高,但却带着热腾腾的人间烟火气息,凝结着传承数代的家常美味,和北京的街边包子铺那些一闻就倒胃口,只会用现成调料配置,充满添加剂味道和人工香精的所谓包子截然不同。
  旁边的饼摊是那种类似烤红薯的大铁桶,里面一下能烘好些饼,好些人排队等出锅,出锅就是一股浓香。
  李如洗买了自己喜欢的类似蟹壳黄的酥饼,里头是萝卜丝、肉末和虾米,馅料和酥皮的内部几乎融为一体。也买了豆沙馅甜口的,外面的酥皮单吃都香极了,一咬掉一地渣。
  值得大家排队的,当然馅料丰富。
  江南的豆沙馅和北方不同,叫作洗沙,红豆煮熟之后要用纱布挤滤至少三次,豆子皮全部不要,更不可能像北方的豆包都能看到红豆隐约的形状,滤出的豆沙细腻无比,然后用猪油炼,除了加冰糖,还要加桂花。
  带着桂花香气的细腻红豆沙,噗噗最喜欢了。
  糯米烧麦和三丁包也要买的,糯米烧麦皮极薄,糯米混着肉汁和小肉丁,喷香又顶饿,三丁包里的三丁是肉丁、笋丁、木耳丁,这家的三丁包依然如记忆中一样,皮薄个大馅极多。
  噗噗每吃一种都要叫“好吃好吃,好好吃!”。
  李如洗笑着说:“外婆以前的单位也离这里不远,以前暑假时,我早上睡醒了就给外婆打电话,外婆就让我过来找她,然后偷溜出来带我吃碗馄饨当早餐,再打发我回去。”
  那种感觉,深藏在记忆中,好幸福,好怀念。
  和着记忆中三鲜鸡汤馄饨的鲜美馥郁。
  噗噗已经完全化身为吃货,听了只会说:“馄饨?我也要吃……”
  李如洗说:“好,这里离外婆返聘的事务所也不远,我们干脆给外婆也打个电话,叫她一起出来吃,好不好?”
  噗噗更高兴了,欢呼说:“太好了!快给外婆打电话!”
  李如洗一看,离下班的五点还有几分钟,就说:“我们先去占座,坐下再打电话。”
  馄饨店一如记忆之中老旧,木桌椅陈旧但干净,一楼的几乎都是外卖打包的和少量桌椅,大部分座位都在二楼,李如洗带着噗噗爬过又陡又狭窄又陈旧,嘎吱作响的木头楼梯,走到二楼。
  虽然布置和她记忆中差不多,但是却觉得比记忆里狭小多了。
  可能是她长大了,去过的地方也多了,走过太多宽敞华丽的酒店饭庄……
  挑了靠窗的座位坐下,她给妈妈打了电话,妈妈说十分钟内赶到。
  然后李如洗就和噗噗一起点馄饨吃。
  这里的馄饨名堂很多:有荠菜肉的、青菜肉的、有三鲜的、有虾仁的、有纯肉的、有鱼肉的……几乎每一种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好吃。
  这就是小城里美食的特色,能留下的,都是经过当地人挑剔的味蕾千锤百炼的。
  大部分不算贵,十块到二十块一碗,想要吃得奢侈点也可以,这里除了有蟹黄的,还有刀鱼肉的。
  这个刀鱼当然不是北方某些地方对带鱼的别称,而是指长江三鲜里头的长江刀鲚。
  长江刀鲚是洄游鱼,一般都不大,银白色,细长如刀,二指都算宽的了,一条也就几两重,这鱼肉极其细腻鲜美,带有一种独特的香味,就是极其多刺。
  不过江南有的是料理美食的法门,有一种就叫双皮刀鱼,取两条刀鱼,一条完整剥皮,鱼肉从主刺剔下后,放在蒸熟的猪肉皮上用刀背轻轻拍打,将刺全部拍入肉皮之中,将净肉纳入之前剥下的完整鱼皮里,上锅清蒸。
  看上去是完整的一条刀鱼,吃起来却完全无刺。
  刀鱼馄饨里的刀鱼肉就是以类似的方法取无刺净鱼肉。
  当然,这小店的刀鱼馄饨不可能里头是纯的刀鱼肉,毕竟刀鱼太昂贵了,前些年春天刚上市的时候曾卖过四千多一斤的高价。
  刀鱼馄饨,能吃出点刀鱼味就很不错了。
  李如洗给自己点了荠菜馄饨,给噗噗点了蟹黄馄饨,妈妈的等她来了再点。
  蟹黄馄饨里头包的是鲜肉,加入了一些大闸蟹的蟹黄,噗噗就好这一口。
  正在等着妈妈和等着馄饨上来时,突然听到一个声音带着些惊喜和犹豫说:“李如洗?”
  第65章 同窗近况
  李如洗听到这声音,隐隐有些耳熟,抬头一看,只见一个半长及肩发,带着眼镜,穿着白色短袖衬衫和中长裙的女性,身材修长,面容娟秀,年龄和自己相仿,正面带笑容,微微激动地看着自己。
  这里靠近学校,这女子的装束和大部分年轻女老师相仿。
  但是李如洗却没认出她是谁。
  只是觉得好似有点面熟。
  女子有点尴尬,但随即还是爽朗地笑起来:“怎么,李如洗,老同学你都不认得了?你可真是贵人多忘事啊!”
  李如洗虽然不至于完全脸盲,但是认人的本事却也很差,幸亏对方提示了一个“老同学”,李如洗盯着对方端详了又端详,终于找出了记忆中相似的闪光:“哦,是你!孙……”名字不记得了。
  不怪她,对方在同学期间和她接触太少了,她们不是一个圈子的。
  李如洗那时是班里轻松稳定前三的天才学霸少女,高三冲刺阶段熟练度上来后几乎是一直雄霸年级第一。平时总是捧本书看,有时上课都是如此,特立独行,对现实世界关注有限,连老师、学习和成绩都没放太多注意力,对同学关注自然也有限,她只跟自己聊得来的几个同学关系比较近。
  她只记得对方是乡镇考上来的姑娘,在班里成绩中等,体育很好,像个假小子,其余没有了。
  “不怪我,”李如洗温和地笑道,“你变化也太大了,现在也太文雅秀气了,怎么连眼镜都戴上了。”
  以前是短发,身手矫捷,皮肤一年四季晒得黑乎乎的。
  和现在差距真的太大了。
  “没办法,”对方笑着,“我现在是老师啊,总得有点为人师表的样子。”又笑嘻嘻说:“你变样也很大啊,我怎么一眼认出你来了?”
  “啊?”李如洗有点吃惊地笑着说,“你在咱们母校当老师吗?”
  “对,我当年不是考的**师范大学吗?研究生毕业就回来求职了,然后,就跟咱们当年的老师们当了同事了。”孙骨子里还是保持着当年的调皮,吐了吐舌头。
  这个**师范大学虽然不是全国最好的师范,但也算前几了,毕业能进母校当老师,也算合情合理。
  李如洗的家乡虽然只是个县级市,但是这个省本就是全国的经济和文化高地,有不少好学校都是县里的,以前所谓的“县中”,李如洗她们的母校也是其中颇负盛名的一个,虽在县级市,本身却是省立中学,也是全国百所示范中学,一本率接近百分百。
  孙的成绩在班里二十多名,整个学校中等,考这个师范大学合乎她的成绩。
  而在母校当老师,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工作。
  好学校的老师很吃香,待遇也很好,子女入学还有优势。
  家乡虽只是个小城,但经济还是不错的,住着也很舒适。
  “挺好的。”李如洗由衷地说,“一起坐会。”
  “嗯,我也觉得挺好。”孙调皮地笑着,坐了下来,眼光瞥到噗噗,说:“这是你儿子?”语气很震惊。
  “对,今年六岁。”李如洗笑着对噗噗说,“叫孙阿姨。”
  噗噗乖乖叫:“孙阿姨好。”然后继续和自己的馄饨奋斗。
  “天哪!”孙还没从震惊中恢复过来,“你竟然会早婚!我觉得我结婚就够早了,二十六岁,我儿子今年四岁……你儿子竟然比我儿子还大两岁!我毕业两年结婚的……你是研究生毕业就结婚的?”
  “嗯。”李如洗微笑。
  “天,我要是和老同学说了,他们肯定要震惊死了,咱们班没结婚的也不少呢,我以为你这样的,肯定要晚婚的……想不到……你可能是班里最早婚的吧……”
  她这么嚷嚷,店面里的顾客都有抬头看她们的了,李如洗微笑着不着痕迹转移了话题:“留在家乡的同学还有谁啊?你都和谁联系得多?”
  “有林露露,沈佳,陈珊……还有理科班那边的程明亮!”孙对这个话题很积极,“对了,他是你以前的老同桌吧?”
  李如洗愣了愣,笑容渐渐淡了。
  “嗯。”她说,声音微微低沉,“他怎么样?”
  提到这位同学,孙的声音也低沉下来,叹了口气,“他啊,我不熟,听说……就那样吧……”
  “什么叫就那样?”
  “唉,你不是不知道啊,他不是有先天性心脏病吗?其实他上的学校挺好的,比我好,但是毕业了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因为体检那关过不了……后来没办法,只好回来了,托关系找了个工作,听说收入也不怎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