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节
作者:
遗忘li 更新:2022-09-01 09:21 字数:4641
经过一夜闲聊,一身玄色长袍的少年秦王情绪已经重新平复下来,目光一如往常的悲喜不变。
嬴政以一个相当随意的姿态歪歪斜斜靠在案几上,因为醉酒而微微迷茫的漆黑眼睛淡淡凝视着少女,平静说道“可。”
“对了……”明夷突然想起来一件事情,问道“咸阳怎么没有城墙?”
这件事情明夷好奇很久了。
如今可不是太平盛世,天下各国不是你灭我就是我灭你,因此各个诸侯都可劲的在防御攻击上面加技能点,抛去楚国那个因为屡次迁都而导致巨阳没什么时间休养生息,从而显得寻常至极的黄方土城,赵国邯郸和魏国大梁城墙建的都是要多高大有多高大,一水的石砖垒成,砖头粘合时,还要加上某种米汁做成可以增加粘度的秘方,几十里城墙全部如此,在这个建筑全靠人工的时代,可以称得上是倾国之力了。
听姬明夷问起这个问题,嬴政脸上顿时浮现出了微不可觉的自得之色。
因为彻夜喝酒宿醉而头微昏起来,嬴政伸手支起额头,闻言傲然一笑道“关中天险,东有函谷关,西有大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咸阳位居其中,不需要城墙守卫。”
“如果当真打到咸阳城下有如何?”明夷问道。
“就凭山东六国?”嬴政嘲讽道“楚国封君各自拥兵自重,根本无法同心其利。赵国长平之战后大伤元气,再也没有一战之力。韩国弹丸之地略过不提。魏国对秦只会割地。至于齐国,被灭了一次国后,田氏王族就什么血性也没有了,只知道不兴战事。偏远苦寒的燕国连对战赵国都十有九败,更是不足为虑。敢问天下各国,谁能打到咸阳城下?”
是的,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大大瞧不起六国的任何一个国家。
只有秦国天下无敌!
明夷回忆着《史记》当中关于汉高祖刘邦的记载,若有所思道“万一有人绕道函谷关等天险而行,又有苏秦张仪那样的精通辩论之人让秦国之人投降,然后一路长驱直入关内呢?”
嬴政不以为意道“你当秦国边境的军队官员都是傻子。”
大军别说绕到函谷关了,只要刚刚踏入秦国边境的附近,秦军就会分分钟杀过去。
敌人打到咸阳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在咸阳建城墙抵御大军什么的,根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秦王真心觉得不会有敌人能攻到咸阳城下。
看着少年嬴政隐含得意的表情,明夷当场在心里呵呵哒了。
大军攻不到咸阳来?
几十年后先有刘邦,后有项羽,紧接着又是各路诸侯,可是络绎不绝的全都带着大军攻到咸阳。
因为没有城墙守护,倒霉的子婴连防御都做不到,当上秦王才四十六天就迫于形势,架着白车白马向刘邦投降认输。
而项羽奉行了杀光抢光烧光的三光政策,杀了你秦朝王室的所有人,把你生前费劲心力修的宫殿一把火烧光,甚至还带人去了骊山想要刨你的坟,虽然没成功。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不过今晚的谈话也间接透露出一个信息,嬴政并不知道自己死后三年秦朝就亡了的事,他应当是刚死就重生回来。
看着对面嬴政平静中微带着骄矜的表情,明夷附手夸赞道“以强秦之势,确实不需要城墙守护,由此节省下来的大量口粮钱财还可以做其他事情,陛下此举英明。”
微微醉了的嬴政唇角微扬,举起青铜酒樽,仰首又喝下满满一杯清酒。
于是明夷笑得更加温和了。
请务必把不给咸阳建城墙的理念和政策贯彻下去!
一夜未睡,嬴政走后,明夷立刻简单洗漱以后重新躺在漆床上睡觉,一直到下午才养足精神的重新起床。
赵高走来说了秦王命令和带了盖章的秦王手令,表示明夷可以随意出入咸阳西边的国营作坊,而手令要交给少府和作坊官员,让有需要的工匠暂时听她指挥。
说完以后,赵高笑眯眯地表示秦王命令自己也随明夷去。
这是担心自己暗戳戳的做什么小动作,所以特意派赵高盯着?
明夷自然没有拒绝的权利,微笑着表示欢迎这位秦王近宦。
秦国的工匠都有专用的匠籍,通常属于一个家族世代传承的职业,分为隶属于朝廷和民间的两种。
通常来说,民营作坊主要分布在咸阳的西南部,而手艺更好、质量更高的工匠和作坊被集中在了咸阳西部。
咸阳宫的宫门一角开启,几辆低调的马车缓缓驶出,朝着咸阳西边走去。
这里不是咸阳宫古老而庄重的宫殿。
一排排覆盖着茅草屋顶、版筑墙壁的街道房屋规律交错,中间簇拥着几座相对不错的砖瓦房屋,里面应当是管事之流。
赵高先行下车,将秦王手令交给了掌管此处的工师,要求对方奉命而行、不得耽搁,工师连忙走过来恭迎贵人,表示自己一定事事顺从。
明夷还是第一次来到这种地方。
到处都是嘈杂混乱的叮当敲打之声,身着麻衣的工匠来来往往,甚至其中还有女工。
车轮伞盖、刀兵弓箭、钟鼓乐器、皮革裘衣,甚至还有产于蜀地用来绘画的丹青……任何东西的成品和未成品都能在这里找见,上到堪比四羊方尊的精美青铜器,下到路边农人用的耒镰农具。
就在走下马车站在原地耽搁的这一两分钟内,就已经有抬着物品的七八拨工匠走过。
明夷还是第一次来到这种地方,颇有兴趣的左顾右盼,向一旁的工师问道“此处百工出产之物,都交与内宫及军队中使用?”
工师唯唯诺诺的作答道“上佳之物才供与宫中军中,品相稍次者放入“市”中贩卖。”
至于有瑕疵的那种,就直接销毁了,工匠们可不敢以坏充好的拿去贩卖,秦国法律的严苛,是正常人想象不到的。
“我先游览一番百工工坊,再说其他。”明夷说道。
工师领命,一边向前走一边介绍。
首先要说清楚的时,在这个时代,工匠是分为工和匠两种,工通常是指有一技之长的人,甚至包括“画师、乐师、医生”在内,因为专业太多,所以才称为百工。
而匠就是明夷眼前看到的这种了。
匠也分为多个种类,每个种类又有许多分小分支,仅仅以木匠一种来看,就分为造车轮伞盖轮人、造车辕车厢的舆人、造弓箭的弓人、造兵器手柄的庐人、造宫室都城的匠人、造农具牛车的车人……等诸多个种类。
每个种类看似相似,实则泾渭分明,就好像明夷眼前的工匠作坊,看似嘈杂混乱,实际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职责,并且绝对不会干预别人的工作,做铠甲的不会去做衣服,打兵器的不会去打农具。
就好像这整个秦国一样,相当规律,也相当死板。
将整个工匠作坊大概看了一遍,做到对这里有哪些物品心中有数后,明夷让赵高去咸阳宫的库房中搬来了大量美酒。
明夷曾经不知道从哪里的资料上看到过,据说明清时期的酒酒精度数很低,大多都是不超过10度的米酒,哪怕是赫赫有名的烈酒,酒精度数也绝对不会超过20度,与现代动辄几十度的白酒或者伏加特不可同日而语。
而战国时期的酿酒技术更不发达,能有个六七度的酒精就不错了。
也就是说,哪怕是一切顺利,酒精的提取量也应当是十几比一。
赵高动作很快,没过多久就将美酒搬来。
看着眼前已经打开了封口的一台美酒,明夷沉思一下,让人开始架锅煮酒,然后在锅上盖了一面光滑整洁的青铜面,让那些隶臣妾将酒煮到似沸非沸的程度以后,向上漂浮的水蒸气在青铜板上凝结成水珠,就立刻收集起来放入一旁的铜壶当中,绝对不能大意。
对了,铜壶必须要盖上盖子,用来防止酒精挥发。
努力回忆一遍当初化学课上的知识,如果没有记错的话,酒精的沸点只有80度,要比水低的多,因此煮酒或者是将酒放在空气时,先挥发的总是酒精,放置的越久,酒精含量就越低。
所以在酒精的浓度变成75度以前,这种提取酒精的方法应当可行。
工匠作坊中,一间被特意清理出的宽广房间内。
盛夏之日,十几个身着短褐麻衣的隶臣妾擦着满头大汗,看着眼前被熊熊燃烧的大锅美酒、身旁铜壶和那面精美的青铜板,都不知道该作何感想。
面对明夷的要求,隶臣妾们面上恭敬的唯唯诺诺,表示绝对会按贵人的要求来,心中却又是惋惜又是愤怒。
不提那一面花纹精致、一面光滑明亮,专门用来做车厢厢板的上好青铜,在市集上可以卖出大价钱的精致带盖铜壶。
只说上好的美酒何其珍贵,庶民们只有在祭祀的时候才可以喝到,现在却要他们十几坛十几坛美酒的白白浪费,一直煮到彻底没有!
这女子真是奢侈浪费,不知民生疾苦!
第54章
明夷不知道这些隶臣妾心里在想什么,仔细的吩咐完之后,就转身去了铁匠作坊。
单靠这种大锅煮的方法提取起来太困难,只是先试验到底能不能提取出酒精而已,如果可以,想要真正的小量提取酒精,还是需要正经的蒸馏工具。
这时候就要感谢稳扎稳打的九年义务制教育了!
回忆了一番当初化学实验课的蒸馏工具以后,明夷拿出一面从咸阳宫中带出来的、极其精美洁白的丝帛上,然后用炭笔绘制了几样在工师看来怪模怪样、丝毫不实用的酒杯,标好大小刻度后,交给了工师命令他制造。
其实用玻璃和橡胶制造最好,然而这两种材料在战国时代也只能想想了。
想到这里,明夷突然想起那次和赢政一起吃饭时见到的一个杯子,那是一个据说从吴楚之地传来的水晶杯,白水晶制作的杯身光滑明亮、毫无花纹,一眼望去和玻璃杯也没什么区别了。
如果还有这种品质的水晶,不知道能不能打磨出来简易的显微镜,或者是想办法将赢政的那个水晶杯打碎……
工师有心讨好,也是为了炫耀此处工匠的高超技艺,殷勤的问道“不知贵人想要在这些酒杯上刻什么花纹?凤鸟纹、饕餮纹或者是方棋纹、复菱纹?”
明夷回过神来连忙制止,真在上面雕了花纹,这套器具也就白做了。
“不需花纹装饰,青铜面越光滑明亮越好。”明夷说道。
工师满脸失望的领命而去。
等到工师走后,坐在嘈杂混乱的工匠作坊里,明夷指尖轻扣桌面,敲打出规律的响动声。
没穿越之前,明夷一直坚信是历史书上的记载,认为纸张是东汉的蔡伦发明出来,一直到当初在楚国时见到了虽然极其粗糙,但确实是纸的树皮纸。
现在想来,纸张应当是在战国时就已经发明了,只是因为太过粗糙不平、吸墨性又不强,还没有竹简好用,所以才没有推广开。
而东汉的蔡伦,应当是将纸张改良才对。
明夷不会造纸,只能依稀记得书上寥寥几句用树皮、麻头、碎布、鱼网再加上石灰水之类的捣制成浆,取膜去水,然后晾干。
不过这不重要,只需要将正确的思路提出,让擅长的工匠不要走弯路的仔细专研,再许诺成功之后有重金赏赐就可以了。
重金之下必有勇夫。
只要假以时日,不怕纸张制成不出来。
明夷百无聊赖地支着下颌,凝视着熊熊燃烧的篝火和美酒,思考着要不要再把工师叫回来,商量制造纸张的事情。
还是算了……
虽然没有纸张会带来很多不便,譬如说在某些时刻只能用麻布,甚至更悲惨的沦落到使用竹片。
因为传染病,想办法做酒精也就罢了。
纸张对于传播记载知识的能力要比竹简翻了十倍还不止,有了纸张,进而可以学习知识的人才必然会翻上好几番。
做纸的事以后再说,何必给秦国增添助力!
从这天开始,明夷每三天出一次宫,监测提取酒精的进展如何,因为秦王的命令,赵高也会跟随在侧。
在获得了这一点自由以后,明夷还想办法写了一封简短的信笺,说自己有事要暂时停留在咸阳城中,无法回去探望母亲,让她不必担忧,然后避开赵高让人送了出去。
相处久了,明夷发现未来始皇帝会重用赵高这样一个内藏野心的宦官,真是情有可原。
赵高真的是太贴心了。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