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作者:方北辰      更新:2022-08-31 18:10      字数:17363
  五年之后的东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孙策二十一岁,父亲已经去世,他决心从江北打回老家江东,自创一番事业。他所经过的历阳县乌江渡,是长江的重要渡口,据说当初楚霸王项羽就在此处自刎。现今孙策要从这儿打过江东去创业,他能成功吗?
  老实说,事情很悬。因为江东地域广大,而他力量很小。江东,也就是当时扬州的江南部分,有丹阳、吴郡、会稽、豫章四郡,共计六十四县,大体相当于现今江苏和安徽两省的江南部分,再加上浙江、福建、江西三省的全部,在册人口多达三百四十多万。而他才有一千多步兵,几十名骑兵,要吞下这么大一块地盘,你说悬不悬?
  但是,他从乌江渡口上船时,队伍却陡然变成五六千人马,什么原因呢?原来,早已得到孙策通报的周瑜,千方百计筹措巨资,在此招募军队打造船只,预先做好准备,单等孙大哥的到来。《孙策传》说孙策最初“兵才千余,骑数十匹。比至历阳,众五六千”。从一千多猛增到五六千,这多出来的四五千,正是周瑜无偿奉献给孙策的超级大礼包。孙策也正是凭借这支兵马横扫江东,打下了孙吴的基业。你说周瑜大方不大方?
  后世有人认为,周瑜的伯父周尚,在丹阳郡当太守,当时周瑜曾到丹阳郡探亲,所以这批军队,不是他自己招募来的,而是从周尚的郡政府带过来的,完全是借花献佛。这一说法,是因为不熟悉当时丹阳郡的地理和政局而产生的误解。周尚当过丹阳郡太守,的确是事实。但是,扬州的丹阳郡,位于长江南岸,正是孙策打过江东时,最先要登陆的地方。更为关键的是,孙策渡江之时,丹阳郡的沿江一线,早就已经被东汉朝廷委任的扬州刺史刘繇占据,并且严密封锁了南岸的沿江渡口,目的是要阻止袁术的势力打过江南。而当时还属于袁术部下的孙策,正是刘繇防备的主要对象;孙策渡江之后,首先攻击的敌对目标也正是刘繇。所以刘繇预先就把手下的两个得力下属——吴景、孙贲强行驱逐出境,因为吴景是孙策的舅舅,孙贲是孙策的堂兄。在这种情况下,刘繇会允许周瑜从自己手中的丹阳郡,随便带走一大批军队,而且顺利通过自己的封锁线,前往北岸去资助自己的死对头孙策吗?只要去看一下《三国志》中《吴书》的相关传记,再翻查谭其骧先生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就会明白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再说第二个大,大义。大义是伦理道德上的重要道理和基本原则。当时儒家思想盛行,最看重的是君臣大义。那么周瑜深明君臣大义吗?
  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四月初,孙策被仇家刺杀,年仅二十六岁。他十九岁的二弟孙权匆忙接了班。突发巨变,使得江东的政局顿时严峻起来。
  在外部趁火打劫的,有西面上游的军事小强人黄祖。黄祖与孙家是世仇,孙坚九年前就死在他部下之手。黄祖一听孙策丢了命,马上顺流而下,进攻对方的边境重镇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
  在内部动手作对的,还有山越。当时丹阳、会稽、豫章三郡的交界,也就是现今浙江、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的山区,有大量被称为“山越”的山民。孙策曾严厉镇压山越,他一死,山越马上加强了武装反抗,成为孙氏政权的心腹之患。
  内外形势严峻,仓促上台的接班人又太年轻,孙吴的政局就开始波动。三国志卷四十七《孙权传》中就说:“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这一段话,以往多次有人提及,但是多半都没有解释到位。此处的“天下英豪”“宾旅寄寓之士”,都不是泛指,而是各自有特定的含义。孙吴的统治基础,主要由三大力量组成,即孙氏宗族、从江北前来投奔的士大夫以及江东的土著大家族。此处的天下英豪,是指江东本地土著家族的英雄豪杰,他们分布在扬州江南各郡;而宾旅寄寓之士,则是指此前从江北投奔过来的人。这两大类人物,都在观望政局的安危,以便决定去留,动摇不定,没有同孙权形成稳固的君臣关系。这“未有君臣之固”一句,可谓完全点中了当时政局的要害。
  危急时刻,幸好有人站出来,起了关键性的维稳作用,他就是周瑜。
  孙策突然死亡时,周瑜还远在庐陵郡的巴丘县(今江西省峡江县),镇守西部边境。当他点起精兵,风尘仆仆赶回政治中心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的时候,正是政局动荡的紧急关头。周瑜一到,立即采取了行动。什么行动呢?《三国志》卷五十四《周瑜传》记载:“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说是孙权刚刚继承权位,身份上只是将军称号,所以手下的将领和宾客,对他的礼节还很简略随便;唯独周瑜带头向孙权尽心尊敬,履行臣僚的谦卑礼节,比如见面要行跪拜大礼,孙权在座时要肃立两旁,等等。
  周瑜此举,实在是当时维护稳定的有力措施。你想,为何人心会浮动?因为孙权这根主心骨没有立起来。怎样立起来?先就要树立他的君主权威。怎样树立权威?关键是要使臣僚充分尊敬他。怎样尊敬他?必须在朝堂之上建立起严格的君臣尊卑礼仪秩序,不能自由散漫,目无君主。那么由谁来带头最好?自然非周瑜莫属:功劳最大,当初孙策创业,主要兵力就是由他提供;威信最高,是首席将领,战功卓著;实力最强,此番随身就带回一支精锐兵马,作为稳定政权局势的坚强后盾;身份关系最特殊,十年前就与孙策亲如兄弟,孙权的母亲将他当作亲生儿子,小他七岁的孙权也将他视为兄长。
  周瑜这样毕恭毕敬一带头,孙吴朝堂之上,那种君不君臣不臣、无组织无纪律的状态,很快消失干净。孙权高坐在上,威严庄重,发号施令,像模像样地当起君主来。抵抗黄祖,解决山越,一切有序进行。主心骨立起来了,人心安定了,危机也就自然消除了。这算不算周瑜深明大义的证据?当然算。
  最后说第三个大,大度。周瑜的性格度量,《周瑜传》也有记载:“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唯与程普不睦。”性格度量恢宏开朗,大体上说很得人心,只是与程普关系不和睦。《三国演义》把周瑜描绘成心眼很小,难以与人相处,就是从他与程普关系不好这一句生发出来的。那么他与程普关系不好,又是为何呢?
  孙吴的将领群体,按年资分为三期:孙坚时加入的,可以称为黄埔一期,孙策时加入的是二期,孙权时加入的是三期。周瑜是二期的佼佼者,而程普则是一期的老资格。关于两人的矛盾,《孙皎传》中也有档案:“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虽事决于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赤壁大战,孙权出兵三万,分为左、右部分,任命周瑜、程普分别担任主将;虽然全军的指挥权属于周瑜,但是程普认为自己资格比周瑜老,职务又是平级,就与周瑜闹矛盾,闹意气,差点坏了国家抗御强敌的大事,造成严重后果。
  周瑜又是如何对待程普的呢?《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记载说:“普颇以年长,数凌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程普仗恃年纪大,多次欺辱周瑜;周瑜总是放下身段容忍对方,始终不与之计较。程普后来认识到自己不对,对周瑜敬重佩服之至,告诉别人说:“我与周公瑾交往呀,就好像饮用醇厚的醪糟酒,不知不觉自己就被他感化醉倒了!”那时候,还没有经过蒸馏的高度数白酒,人们饮用的是米酒。米酒连带米糟,叫做“醪”,又称“浊酒”,酒味更醇厚。去除了米糟,则称清酒。
  将上面的档案对照起来看,就真相大白了。原来周瑜和程普不和睦,只是出现在赤壁大战的短时间内,后来就完全化解了。而且起因在程普,与周瑜无关。周瑜气量大,始终不计较,结果不仅使程普惭愧佩服,更重要的是顾全了赤壁之战的大局。
  史书中周瑜真实的人品,是大方、大义和大度。陈寿笔下的“陈三点”,与罗贯中“两小无良”的“罗三点”,显然有天渊之别。问题就来了,罗贯中为何要把周瑜的人品,写成与真实情况绝然不同的模样呢?
  谜团也要从陈寿《三国志》开始破解。这部书为纪传体正史,是以皇帝的本纪,即正统皇朝的编年大事为经线,人物的列传为纬线,编织起历史的全貌。但是三国分立,大家都称皇帝,选取哪家做本纪,也就是作为正统呢?两个原因使陈寿必须选曹魏。一是事理。曹魏最先称帝,而且皇冠直接从东汉献帝手中得来,用古玩收藏家的话来说,属于传承有自。二是处境。陈寿的书写于西晋,而西晋的皇冠又从曹魏得来;不以曹魏为正统,就是不以西晋为正统。果真如此,陈寿不仅书写不成,小命都可能不保。于是,本纪就放在记载曹魏历史的《魏书》中,比如《武帝纪》《文帝纪》等;而记载其他两国历史的《蜀书》和《吴书》中,其君主则被当作割据的诸侯来对待,君主编年大事被称为传,如《先主传》《吴主传》等。
  陈寿此举,后来引起“尊刘抑曹”人士的抵制。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南宋朱熹《通鉴纲目》,就都改以蜀汉为正统来写三国历史。东晋和南宋,都是中原汉族王朝灭亡之后,偏安江南的小王朝,处境与蜀汉类似,所以会有如此反应。习凿齿的影响小,儒学泰斗朱熹的影响却很大。《三国演义》恰好产生于朱熹之后不久的元末明初,所以有浓厚的“尊刘抑曹”倾向,也就很容易理解了。而清代初年,毛宗岗全面整理《三国演义》,又在朱熹《通鉴纲目》的影响之下,再度加重了这方面的倾向。比如开篇第一回,就是美化蜀汉君臣的“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全书的正面形象中,君主群体的第一主角是刘备,文臣群体的第一主角是诸葛亮,武将群体的第一主角是关羽;另外,蜀汉的人物,在全书中占据的文字分量也很大。
  要“尊刘”,就必须大力增添蜀汉人物的光辉,特别是孔明的光辉。孔明出山第二年,就碰上赤壁大战,这正是增添他光辉的大好机会。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陪衬法,挑选著名的精英来陪衬。陪衬者的人品和人才,处处都比他差一大截,处处都不是他的对手,孔明不就大放光芒了吗?不幸被选中的著名精英,第一位就是周瑜,另外还有鲁肃。于是,“陈三点”就变成了“罗三点”。
  周瑜和鲁肃,两人还各有分工。在人品方面做陪衬的活儿,主要安排周瑜去干,心眼小,气量小,再加无良心,不是两小无猜,而是成了“两小无良”。在人才方面做陪衬的任务,则主要安排鲁肃去干。历史上真正的鲁肃,其实是一位志向远大、善于策划的大能人。孙吴的发展规划,或者说孙吴版的“隆中对”,就出自他之手,这在《三国志》卷五十四《鲁肃传》当中,有详细的记载。但是在《三国演义》中,他却是一个迂腐得有点呆傻的人,就像一个没有智商的玩具木偶,被孔明支配得团团转,叫他干什么就干什么。除了陪衬法之外,还有另外的手段来为孔明增添光辉,比如无中生有法、移花接木法,等等。
  你会问,这样一来,周瑜的人品就严重失真了,罗贯中能这样做吗?回答是:能。因为在《三国演义》问世之前,民间文艺作品已经在这样做了。比如元代《三国志平话》就说,赤壁之战时,孙权任命周瑜去抗击曹操,周瑜舍不得自己的娇妻小乔,不想上任去为国家效力,亏得诸葛亮来劝他,给他做思想工作,说要是不去,曹操打过江东,定会把你的宝贝娇妻抢了去,周瑜这才赶紧上了前线。又如元代杂剧中,就有《七星坛诸葛祭风》《诸葛亮赤壁鏖兵》《诸葛亮火烧战船》的剧目。只要吸收类似的民间素材,再经过自己的深加工,“两小无良”的“罗三点”就可以新鲜出炉了。
  由此可见,罗贯中对陈寿的《三国志》,并非完全如他原来书名所标示的那样,是对于原著的通俗性推广,而是有重大的改写。一是主题倾向,从“尊曹”变成“尊刘”;二是内容成分,加入了大量的虚构和移植。作为文学范畴内的小说,书中这种做法完全没有问题。我们把它作为艺术作品来尽情欣赏,也完全没有问题。不过,正是因为里面有大量的无中生有和移花接木,所以它已经不再是正规的史书了,也就不能当作完全真实可信的历史来加以引用、阐述和借鉴。换句话说,罗贯中打一开始,就压根儿没把这本书作为史书来写,而后世的我们,要是把它当作史书来看,不是一个大误区吗?打个比方来说,这有点像是艺术品收藏中,后代高级仿品与当时文物真品的区别。青花瓷的后代高级仿品,古雅漂亮,赏心悦目,放在家中作为艺术品欣赏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哪天认了真,拿去找专家鉴宝,硬要说它是当年的官窑真品,就不合适了。
  周瑜,字公瑾,瑜和瑾都是美玉,屈原的《怀沙》中有“怀瑾握瑜”的诗句。古人以美玉比喻美好的品德,孔子就说:“君子比德于玉。”周郎完美的品德,正如他的名字,闪耀着美玉一般亮丽的光辉,完全可以给他一个最佳品德的金奖。
  三国是典型的竞争时代。当时究竟靠什么竞争?答案是靠才能,也要靠品德。人品高下在竞争中的重要性,从周瑜深明君臣大义,从而稳定孙吴政局,大度对待程普,从而取得赤壁的完胜中,就可以得到充分证明。但是,才能容易外露,品德却比较隐蔽,如果不留心观察,往往会将三国说成是一个完全依仗才干,尔虞我诈,欺弱凌小,毫无正能量可取的阴暗时代。今天开宗明义讲周瑜的人品,就是想强调:品德也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他的例证,对于现今正在各种场合参与竞争的人来说,是非常值得深思的。这正是:
  竞争不仅凭才干,美玉周郎有丽光。
  要想知道周瑜在孙吴建国大业中,发挥了怎样的脊梁作用,请看下节。
  二 国家脊梁
  今天继续讲周瑜。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四月,十九岁的孙权继承大哥孙策君位,成为江东的新领袖。而孙吴也从临时性的军事作战机构,开始向正规性的国家政权过渡。一个国家的建立和崛起,总是会经受种种巨大压力和严峻考验,所以必须要有坚定强壮的脊梁作整体的支撑。脊梁的数量越多,国家才能更加稳定兴旺。在孙吴面临的压力和考验当中,要数来自北方曹操的最为严峻。而在臣僚当中最为坚定强壮的第一脊梁,则非周瑜莫属。那么孙吴经受了曹操什么样的压力和考验?周瑜又是怎样发挥他国家脊梁的作用的呢?
  周瑜首次发挥国家脊梁的作用,起因是一桩人质事件引起的风波。人质事件,不是现今才有,在中国那是由来已久。东汉时期,人质劫持的风气就很盛,笔者曾经就此写过文章介绍。古代劫持人质,勒索的标的,一种是财物,另一种则是忠诚。今天我们说的,就是后者。
  东汉建安七年(202),在官渡之战中被曹操打得大伤元气的袁绍,气得呕血而亡。曹操开始称雄北方,腰杆一硬,便以东汉朝廷名义下达文书,要求孙权老老实实交送一个人质,作为效忠朝廷的保证。曹操为何会如此理直气壮呢?
  讲三国,有两个常见的误区:一是真假不分,把虚构的小说当成真实的历史;二是背景不明,只是说常见的表象,参不透深藏的玄机。所以我讲三国,一贯力求以专业的手法,努力找出真相和玄机,学生们送我一个雅号,叫做“三国探客”,现今我依然坚持这一风格。曹操理直气壮的原因在哪里?在“三国探客”看来,说破了也简单,是他对老孙家有恩惠,而且还不止一次。
  第一次恩惠,发生在四年前的建安三年(198)。这一年,在江东的孙策,向控制东汉朝廷的曹操,隆重地表示效忠。孙策为何会有此举动呢?答案是为了洗刷自己一家身上的政治污点。孙策的老爸孙坚,当初因为屡建战功,所以被东汉朝廷提拔为长沙郡太守,封乌程县侯。后来在讨伐董卓的诸侯联军中,他作战最英勇,率先攻入洛阳,修复被董卓挖掘的皇帝陵墓,对东汉朝廷贡献很大。可惜他后半生是袁术的部下,而袁术很快变为自称皇帝的篡逆之徒,于是孙坚的身上就沾上了政治污点。孙策打回江东创业之前,也在袁术的卵翼之下,身上同样有政治污点。所以孙策在江东一站住脚跟,就跟袁术一刀两断,改而向曹操控制的东汉朝廷效忠。这时的曹操,正面临北方强敌袁绍的威胁,孙策来效忠当然是好事,便给孙策派发了一个超级红包。这个红包,《三国志》卷四十六《孙策传》中有记载:“曹公表策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乃以弟女配策小弟匡,又为子彰取贲女,又命扬州刺史严象举权茂才。”这个大红包,里面有四份儿小红包,内容如下:
  给孙策本人的,是讨逆将军的官职,再加吴县侯的封爵;
  给孙策最小的四弟孙匡一个媳妇儿,媳妇儿是曹操的侄女,他老弟的女儿;
  给孙策堂兄孙贲的女儿一个夫君,夫君是曹操的儿子曹彰;
  此处要插一句,上面两桩婚事的辈分有点乱:孙策弟弟孙匡,娶了曹操的侄女,曹操不就高了孙策一辈吗?曹操的儿子曹彰,又娶了孙策堂兄的女儿,曹操与孙策又变成同辈了。为什么辈分有点乱?玄机在于,这是两桩政治婚姻,曹操把自己的侄女,一个大活人嫁到江东,你江东不也得送一个大闺女来,做我的儿媳妇吗?这其实是相互把对方的闺女作为人质,从而达到对等。既要对等,又要是年龄适合婚嫁的姑娘,再要做到辈分相当,那就太困难,只好不考虑那么多了。
  最后的小红包,给孙策二弟孙权一个荣誉称号,即扬州刺史举荐的茂才。茂才是东汉人才举荐两种主要科目中的一种,原名秀才,为避光武帝刘秀的名讳而改的称呼。由每州的长官刺史,每年举荐一人,号称以才能优秀为标准。东汉全国十三州,每年的茂才,只有寥寥十三名,名额少,很难得,所以茂才名号被视为难得的殊荣。比如后来的陆逊,已经担任镇西将军的高级军职,孙权为了优待他,仍然下指示,要陆逊家乡所在的扬州,举荐他为茂才。
  对孙策而言,红包的真正价值还不在赏赐上,而在以下两点:首先在个人名誉上,朝廷为自己,也为死去的老爸孙坚,洗刷了过去在逆贼袁术手下效力的历史污点。其次在实际利益上,朝廷对自己割据江东,做出了正式承认。但是,事情总有两面性。曹操让你修成正果,成为朝廷命官,你就要听从他指挥,如果不听,就是违抗朝廷,就有堂堂正正的理由收拾你。因此,奉送红包,就为日后收拾你埋下了伏笔,曹操的红包不是那么好拿的。
  第二次恩惠,是在两年前的建安五年(200)四月,孙策死的时候。那时的曹操,曾经起过趁机突袭江东的念头。《三国志》卷五十三《张纮传》记载,当时担任侍御史的张纮劝告曹操说:“乘人之丧,既非古义;若其不克,成仇弃好,不如因而厚之。曹公从其言,即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张纮认为趁别人办丧事发动偷袭,不合古人的道义,万一不成功,反而变成仇敌,还不如借此机会给以厚待;于是曹操任命孙权为讨虏将军,兼任江东的会稽郡太守。其实,真正使曹操打消念头的,还是眼前强大的袁绍敌对势力还没有彻底清除,难以分身。而且他让孙权兼任的,也只是江东几个郡当中的一个会稽郡,暗示孙权对其他郡的占领,他还没有给予正式的承认和批准。但是无论如何,老孙家又一次得到了曹操的恩惠,倒是实实在在的事实。
  正是因为控制了东汉朝廷的曹操,一再对孙家兄弟有恩情,所以如今他要求孙权交送人质,才会那么理直气壮。那么孙权怎么办,交还是不交呢?交的话交谁?不交的话,他又能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吗?
  最初,孙权召集了一批文臣商议,包括张昭、秦松等头面人物,讨论了半天,拿不出决断来。为何拿不出决断?一是骨头软,怕曹操;二是私心重,怕承担后果。于是都在会上说空话,绕弯子。孙权心中冒火,就单独邀请周瑜一人,来到自己的母亲吴老夫人面前,进行小范围的商量。
  三国时期,有见识有主见的非凡女性不少,吴老夫人就是其中一位。当初她还没出嫁时,因为才貌双全,被孙坚看上,前来提亲。吴家的亲属,因为吴氏的父母双亡,就替她做主。他们嫌弃孙坚为人轻浮狡猾,准备拒绝。她却对亲属们说:为什么因为爱我一个女孩子,而让全家与孙坚结怨招来灾祸啊?如果嫁给他不幸福,那是我命该如此。抱着牺牲我一个,幸福全家人的决断,她就这样来到孙家,一口气为孙坚生下四个儿子,再加一个女儿,也就是曾经的刘备夫人。
  二十八岁的周瑜与二十一岁的孙权,来在老夫人面前汇报国事。前面讲过,早在十六岁时,周瑜就同孙策相识,从此两家如同亲人。所以周瑜在老夫人面前,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关于他的想法,《三国志》卷五十四《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有详细记载:“今将军承父兄余资,兼六郡之众;兵精粮多,将士用命;铸山为铜,煮海为盐;境内富饶,人不思乱;泛舟举帆,朝发夕到;士风劲勇,所向无敌。有何逼迫,而欲送质?质一入,不得不与曹氏相首尾;与相首尾,则命召不得不往,便见制于人也。极不过一侯印,仆从十余人,车数乘,马数匹:岂与南面称孤同哉?不如勿遣,徐观其变。若曹氏能率义以正天下,将军事之未晚;若图为暴乱,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将军韬勇抗威,以待天命:何送质之有!”
  归纳起来,周瑜的意见要点有三:
  一是分析眼下的形势。认为孙吴拥有包括地盘、军队、经济、人心、交通、军队作风六大方面的优势,完全可以在江东独立发展,没有非交人质不可的紧迫危机。
  二是预测未来的恶果。一旦交了人质,孙权就会一步步被曹操控制,最多当一个空头的侯爵,根本比不上在江东称孤道寡。
  三是提出对付的方针。今后曹操若遵循正义匡扶天下,那时再服从他不迟;如果他凭借武力制造祸乱,自然会玩火自焚。所以方针是八个字:拒绝要求,静观待变。
  这一番议论,分析有依据,预测有远见,方针很明确。更重要的是,充分展现出挺起脊梁骨的坚强不屈精神,所以深受老夫人的赞赏。她当场一锤定音,对孙权说:公瑾的议论是正确的!他与你伯符大哥同岁,只小一个月,我把他当作亲儿子,你要把他视为哥哥。
  孙权不从命,曹操很生气,但是后果并不严重。因为袁绍的残余势力还在顽抗,而幽州强大的乌丸族武装,也同袁绍残余势力联合,不断侵扰北方,曹操只得以后再来算总账。周瑜首次发挥国家脊梁的作用,获得完全成功。他再次发挥作用,又是在什么时候呢?
  再次发挥作用,而且是更大的作用,是在六年之后。建安十三年(208)冬十月,长江中游柴桑县(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孙权行辕的会议大厅。他神态凝重,看到文武部下均已到齐,便向众人宣布了一封信件。这是一封邀请函,很短,只有三十个字。但是,三十字就像是三十响炸雷,炸得全场顿时鸦雀无声。
  邀请函从上游荆州江陵县(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送来,发信的不是别人,正是曹操。原来这时的曹操,已经彻底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势力,又清除了幽州乌丸族武装反抗,统一了北方的黄河中下游,开始将锋芒转向南方。首当其冲的是荆州刘表。九月,大军逼近荆州政治中心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这时刘表病死,接位的小儿子刘琮举手投降。曹操挥军向南,一直到达长江北岸的重镇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准备顺流而下,向孙权清算拖了整整六年的总账。他先用文攻手段,送去这封邀请函。要想知道古人如何把杀气腾腾的战争威胁,包藏在文文雅雅的词句当中,这封信值得一读。据《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主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信函全文如下:“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寥寥三十字,意思有四层:
  最近本人遵照公正舆论,讨伐朝廷罪人——首先将你定性为朝廷罪人,出兵就堂堂正正了;
  军旗麾盖指向南方,刘琮束手投降——这是给你竖立榜样,指明前途;
  现今正在训练八十万水军——这是在显示肌肉;
  要与孙将军在你的吴县打猎——吴县即现今江苏苏州市,是当时孙权的政治中心,在这里打猎,猎物当然不是野鸡野兔,而是你孙权啊!
  这哪里是什么邀请函?明明是最后的通牒,更是挑战的战书。
  静默一阵之后,资格最老、年纪最大、地位最高的张昭,首先发言说:“曹操是汉朝的丞相,又挟制天子征伐四方;如果抗拒他,首先道理就不顺。况且长江的天险,他已经与我们共同享有。至于在兵力的多寡上,就更不能与他相提并论。所以我认为,不如迎接曹操。”
  他所说的“迎接曹操”,就是遮遮掩掩地说“投降曹操”。张昭以下的一班文臣,首先考虑的都不是国事,而是如何保全自己的家产和家属,所以马上纷纷附和,当然,个个口头上都是振振有词。
  孙权没有想到张昭、秦松等人,现今的骨头更软,私心也更重。他不想再听这些人毫无骨气的屁话,就借口要更衣,走出大厅。当时所谓的更衣,就是上厕所的雅称。说到上厕所,那时候人们擦屁股还很原生态,是用硬质的竹片或木片来刮除,叫做厕筹。但是去除厕所的臭味,高门贵族却很讲究,是用小小的干枣放在旁边,用来堵塞鼻孔,专门叫做厕枣。
  鲁肃一看,立即跟了出来,提醒孙权说:“主公千万不要听众人的谬论!赶紧请公瑾回来商议定夺吧。”
  原来,周瑜这时正奉孙权之命,前往柴桑东南的鄱阳县(今江西省鄱阳县)出差。他得到孙权的紧急召唤,便飞速赶回柴桑。那么这一次,周瑜又会怎样显示他国家脊梁的重大作用呢?
  《三国志》卷五十四《周瑜传》记载,周瑜一回来,议事大厅就再度开会,他作了长篇发言。他首先面向孙权,其实是针对众人,严肃说道:“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意思是说,虽然曹操名义上是汉朝的丞相,实质却是汉朝的奸贼!将军您具有不寻常的军事雄才,凭借父兄开创的事业,据有江东,辖地纵横几千里;士兵精锐而且足够使用,物资充足,英雄人物乐于为您效力。就应当横扫天下,为汉朝除去这个奸凶;何况曹操亲自前来送死,怎么可以迎接他呢!
  开头这段话,是立论的根本。针对张昭等人说不投降曹操“道理就不顺”,更针对曹操信中把孙权定性为“朝廷罪人”,做出有力的反击,从而占据道义上的制高点。那么周瑜把曹操定性为“汉贼”,即东汉朝廷的奸贼、逆贼,他有根据吗?回答是不仅有,而且还非常充分。
  根据就在这一年上半年,曹操的一次重大政治举措上。正月间,他宣布废除东汉朝廷一直实行的三公执政制,改用丞相执政制。于是,曹操就不仅在实际上,而且也在名义上,实现了对东汉朝廷大权的一人垄断,从而彻底把汉献帝变成了傀儡。西汉的中央行政体制,大体说来,是沿袭秦王朝,实行丞相制,以丞相为朝廷行政系统的首脑,丞相有时也称为相国。丞相一人执政,对皇帝的君权有潜在威胁,所以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后,就废除了丞相制,改用新的三公执政制。三公是太尉、司徒与司空的合称,三者共同执政,瓜分了原来属于丞相一人的权力,对君权的威胁就大大减小了。但是,朝廷中一旦出现强势的大臣,就又会恢复丞相执政的旧制度,以便自己独揽大权,此前的董卓就是如此。在当时,董卓是名副其实的汉贼,不然也摊不上关东各路联军讨伐他的大事儿。但是,要论对东汉朝廷祖传行政体制的叛逆,董卓还是比不上曹操彻底。董卓自己当了相国,却并没有敢明目张胆废除三公,所以王允还在当司徒,暗中筹划刺杀董卓。而曹操却来得更加生猛,一开始就把三公全都废除了,自己当丞相,大权独揽。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曹操确实比汉贼董卓还更加汉贼,所以周瑜对他的定性,一点也没有冤枉他。既然曹操是不折不扣的汉贼,坚决不向他低头屈服,就是名正言顺的事儿了。
  接着周瑜具体分析敌我形势:“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稿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擒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现今北方既没有安定;加上马超、韩遂还在关西,成为曹操的后患;而且他放弃鞍马,凭借舟船,与江东一争高下,这原本就不是中原军队所擅长的本事;再说如今气候严寒,曹军的战马没有草料;驱赶中原将士长途跋涉于南方的水乡,不服水土,必定要生疾病。以上这些都是用兵的大忌,而曹操却冒险违背;因此擒杀曹操,就在今天!
  这一段分析,入情入理,客观准确。但是,真正体现周瑜国家脊梁作用的,还不在此,而是在末尾向孙权请战的实际行动:我请求得到精兵三万,向西挺进,保证为将军您击败曹操!因为驳斥也好,分析也好,那都属于务虚。没有实际行动和勇于担当,务虚就可能变成无用的清谈。俗话说,站着说话不腰疼,所以社会上从来不缺少说起来一套又一套,干起来却躲得看不到的清谈家、嘴皮子。但是,清谈要误国,实干才兴邦。真正的国家脊梁,应当言行一致,勇于承担重任,以切切实实的行动,去为国家分忧解难。眼下的周瑜,正是这种值得钦佩的国家脊梁。
  更为难得的是,周瑜不仅挺直了自己的脊梁骨,他还要帮助年轻的孙权,把君主的脊梁骨挺了起来。《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记载,当晚,周瑜根据自己掌握的情报,为孙权对比双方的力量说:“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军已久疲;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愿将军勿虑!”众人一听到曹操来信说有“八十万”大军就恐惧不已,简直可笑。其实曹操带领的北方兵,不过十五六万,而且长久在外体力疲乏;而他得到的荆州投降士兵,最多不过七八万,而且心思还很复杂。如此的军队,人数多也不可怕。有精兵五万,我足以制服对方,希望将军不要过虑了!
  周瑜用确凿的数据来说话,孙权的顾虑就全部打消了。他拍着周瑜的背,动情地说:“公瑾啊,你的话实在是太合我的心意了!子布、文表等人(指文臣中的张昭、秦松),只想保全自家的妻室儿女,私心太重,很是令我失望。只有你和子敬(指鲁肃),才与我同心协力,这真是上天安排你们两位来辅佐我啊!五万人马,难以一下子动员起来,但是已经选出三万精兵,船只、粮草、武器、装备,一应俱全。你先带领出发迎战,我继续征调人马和粮草,充当你的后援。如果你能把曹操老贼收拾了,那最好;即使出现问题,回转来与我会合,我再与他决一死战!”
  就这样,三十四岁的周瑜,二十七岁的孙权,一同把脊梁骨挺了起来,共同面对五十四岁的老强人曹操。孙权将前线三万人马,分为左、右两部,任命周瑜为左部督、老将程普为右部督,由周瑜统一指挥。
  三国是古代军制的变革期,影响深远的重要变革之一,就是督将战区制的形成。此前的东汉,如有军事行动,一般是临时选拔将领,同时征调军队,两者结合之后出征;军事行动结束,将领交出军权,士兵各回原地。这叫做“将无常兵,兵无常将;兵无常地,地无常兵”。到了三国,战火长期不断,原来那种办法难以适应战争,于是各国开始在地盘中,划出固定的战区,派遣常驻的部队,任命常驻的指挥官,以应对战争的形势。战区的指挥长官,相当于后世的军区司令,一般带有“督”或“都督”的头衔,于是督将战区制诞生了。以孙吴而言,战区大多沿长江的边境线设置,如柴桑督、武昌督之类。大型战役发动时,部队的指挥官也称督。在参战军队大量增多的情况下,还会设置“大督”或“大都督”,就是前线各军的总司令。下一节要讲的江夏大战,周瑜就担任“前部大督”。接下来的赤壁大战,周瑜虽然名义上是左部督,但是因为拥有前线部队的指挥权,实际上就是前部大督。之所以没有正式给予前部大督的名号,不过是为了照顾老前辈程普的情绪而已。
  如果说,六年前的压力和考验,还只是人质送与不送的一般性选择,那么此番压力和考验,就是生存还是灭亡的严峻性抉择了。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能够用自己的忠诚无私,深谋远虑,尤其是言行一致,勇于承担重任,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国家分忧,为君主解难,周瑜,就是这样非同凡响的国家脊梁。一个国家,固然需要这样的脊梁,而且越多越好;其实,任何一个社会的底层分支单位,比如公司、学校、家庭等等,也都需要类似的脊梁。如果上至国家,下至底层,都有大大小小的脊梁作坚强的支撑,我们的中华民族,必定会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正是:
  脊梁挺立周公瑾,岂止风流顾曲人!
  要想知道在沙场上的周瑜,如何充分施展他的军事天才,请看下节。
  三 名将之花
  在这一节中,将专门来讲周瑜的军事才能。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周瑜的军事才能也有大量描写。但是,书中所描绘的周瑜,虽然身为主帅,军事才能却极其平庸。赤壁大战与曹操对垒,虽然取得胜利,然而却全靠别人帮了大忙,孔明草船借箭,孔明借来东风,庞统献连环计,否则他早就被曹操灭了。那么周瑜的军事才能,真的是如此平庸糟糕吗?如果不是,真实情况又是怎样呢?他的军事才能又展现在哪些重大战役当中呢?
  根据陈寿《三国志》等史书的可靠记载,享年仅仅虚岁三十六的周瑜,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中,竟然连续打赢了三场大战,即江夏大战、赤壁大战和江陵大战,同样也可用“三大天王”来形容。在我看来,这三大战役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堪称大赤壁之战三部曲。以赤壁之战为中心,江夏之战是其前期的预备和铺垫,而江陵之战则是其后期的扩展和延伸。讲述赤壁之战而没有看到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那就不免肤浅了。那么这场大赤壁之战的三部曲,究竟是怎样上演的?周瑜在这场气势恢弘的演出中,又展现出怎样的杰出军事才能呢?
  先说前期的江夏大战。孙策猝死,孙权接班。经过六年的经营,孙吴实力大大增强,开始向西面上游的荆州扩张。实施扩张的具体行动,就是周瑜指挥的上述三大战。其中首战的目标,定为上游荆州江夏郡的黄祖。
  黄祖是荆州割据者刘表的大将,长期镇守东部的江夏郡,与孙权的地盘接壤。早在建安四年(199),周瑜已经随同孙策,与黄祖交过手。那一战,由于刘表派兵支援,歼灭战打成了击溃战,黄祖成功脱逃。此番周瑜决心要完整歼灭黄祖,怎么个完整法呢?他具体分成两步走。第一步,在建安十一年(206),亲自率大军长途奔袭,一举攻占了麻屯和保屯。他不直接进攻黄祖,而是先拿下这两个地方。玄机在哪里?“三国探客”告诉你。
  讲述战争,必须紧扣地理才能点到要害。原来,江夏郡西端有一个陆口(在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是长江南岸一条支流陆水,在此汇入长江的水口。东汉末年战乱,民众流亡,这里形成两大流民武装的营垒,就是麻屯和保屯,各有上万人口。从陆口以下,长江向东北流动,约二百五十里即到黄祖的据点沔口(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然后折向东南,约四百五十华里,再到孙吴西端的军事重镇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形成一个人字形。而从柴桑走陆路,向西直插陆口,就只有五百里左右。攻下麻屯和保屯,利用现成的营垒和武装,将此处经营成坚固的要塞,不仅对黄祖构成两面夹攻之势,也可阻止刘表从西面对黄祖的支援,为全歼黄祖创造条件,这就是玄机所在。但是,此举的军事价值,还远不止这一点,下面还要详细破解。
  两年后即建安十三年(208)春,总攻的时机成熟了,开始实施第二步。周瑜指挥水军扬帆西上,直指黄祖盘踞的沔口。黄祖大本营,称为偃月垒,即半月形的营垒,位于沔口附近的高地上,应当在今武汉市汉阳区汉水西岸的龟山一带。从长江开来的周瑜水军,要想接近营垒,必须先从沔口进入汉水,再上岸进攻。黄祖如何扼守这至关重要的沔口,也就是汉水进入长江的水口呢?《三国志》卷五十五《董袭传》说是“祖横两蒙冲,挟守沔口,上有千人,以弩交射,飞矢雨下,军不得前”。黄祖打造了两艘堪称当时巨无霸航母的重量级战船,专门名称叫做蒙冲,即装有防护甲板的大型战舰,横着停在水口两岸。每艘船上配精兵五百,两艘航母加起来一千名狙击手,凭借甲板掩护,使用强弓大弩向外发射利箭,形成坚固屏障,将孙吴水军有效阻挡在水口之外。
  怎么办?周瑜临机应变,吩咐骁将董袭、凌统前去清除障碍。二将各带一队敢死勇士,身穿双层铠甲,驾驶小型快船,飞快奔向两艘蒙冲中间的水道。董袭最先穿过水道,到达蒙冲的船尾。他带头挥舞锋利的吴刀,砍断粗大缆绳,那蒙冲顿时摇摇摆摆漂往下游长江去了。随后凌统如法炮制,两艘水上巨无霸航母战舰便在水口消失,门户大开。周瑜指挥大军抢入汉水,上岸对黄祖偃月形营垒发起猛攻。黄祖抵挡不住,向北逃奔,被孙吴骑兵追上砍杀。至此,黄祖势力彻底铲除,孙吴的西部边境,向西拓展到了江夏郡的陆口一线。
  此番周瑜用兵的特色,是“一慢两快”四个字。一慢,是正面决战的发动慢,历时两年,做好两面夹攻的充分准备后再动手。两快是临机应变快,乘胜猛攻快。黄祖的蒙冲厉害,马上找准软肋一招制敌。一旦门户洞开,立马发起持续猛攻,不给对方任何喘息之机。
  江夏之战,为半年之后的赤壁之战,做好了两方面的准备:一是提高了军队的作战能力,为迎战曹操做好了练兵的准备;二是控制的地盘扩张到了陆口一线,为迎战曹操做好了战场选址的准备。总之,江夏之战为半年后赤壁之战的完胜,打下坚实的基础。接下来在赤壁大战中,周瑜的军事才能又有哪些更加精彩的展现呢?
  建安十三年(208)十月,江夏大战半年之后,攻占荆州的曹操,将锋芒转向下游的孙权。周瑜自告奋勇,统领三万精锐水军奔赴上游,迎战号称八十万,实际上是二十多万的曹操大军。
  赤壁之战很著名,但是谜团也很多。这里从中选取三个具有关键性的谜团,来为大家破译和解码。
  谜团之一,赤壁古战场究竟在何处?因为曾经有多种说法。但是从《三国志》的多处可靠记载,再结合现今的考古发现来综合判断,应当是在湖北省原蒲圻市西北的赤壁镇长江南岸。因此,国家才会正式认可批准,将蒲圻市改名为赤壁市。
  谜团之二,双方在此是偶然碰上,一碰上就开打的吗?回答是完全不可能。起码以寡敌众的周瑜,绝对不会如此随意和轻率。《三国志》卷五十四《周瑜传》记载,在双方决战之前,先有一场带有热身性质的遭遇战:“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史文说曹操的船队,在遭遇战失利之后,才引退到北岸驻扎。可见在遭遇战发生之前,他并没有在赤壁的北岸停留扎营;但是周瑜一方,则先已在南岸站住脚了。这就说明:是周瑜一方先守在这里的南岸,等待曹操到来之后,再发动遭遇战,迫使曹军在北岸停下扎营。既然先已在此恭候,那么将赤壁作为决战之地,自然就是周瑜主动做出的选择了。
  谜团之三,周瑜将战场选在这里,有无玄机?回答是:当然有玄机,而且此玄机还是决定战局胜负的关键所在。那么玄机在何处?“三国探客”告诉你。
  玄机,首先藏在地面上。前面说过,周瑜攻占陆口的麻屯和保屯,其军事价值还不限于两面夹击黄祖,为什么?因为赤壁就在陆口旁边!两者都在长江南岸边,相距仅有十华里左右。将战场选在这里,好处至少有四条:一是周瑜攻灭黄祖后,陆口已经成为孙吴辖境西端最大的军事据点,在自己的地盘上迎战对手,可以得到后方强大的支援。二是陆口本来就有麻屯、保屯两处军事营垒,之后又经过两年打造,防御能力大为增强。背靠坚强屏障,进攻当然就占有优势。三是赤壁所在的长江南岸江岸,是地势陡峭的连绵山冈,敌方难以在此停船登岸发起进攻,堪称易守难攻之地。四是赤壁对岸的乌林一带,是广阔而低洼的沼泽湿地,古代著名的云梦泽就在这里。后来高唱“洪湖水浪打浪”的洪湖赤卫队,其活动根据地也在这一带。这种沼泽地带,兵法中叫做沮泽,属于必须立即离开的几种险恶地形中的一种。《孙子兵法·九地篇》就教导我们说:“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圮地则行。”水草丛生的沮泽,属于圮地之一,碰到圮地要赶快离开。圮字的意思是什么?是崩溃,周瑜迫使你曹操,在对岸那个要使人崩溃的地方去立足,曹操还能不崩溃吗?总而言之,周瑜在地利上就已经占了先机。
  玄机,还藏在江流中。笔者研究三国,不仅重视书面文献,而且一贯重视对历史遗迹的现场考察和对考古出土文物的细心研究,并且将三方面的资料相互印证。据笔者本人多次实地考察,长江此处的江段,先从西南流向东北,刚刚流过赤壁,就急剧转向正东。赤壁上游,江面宽度在一千五百米左右;而赤壁下游,则猛然扩大到三千米以上;唯有赤壁所在的江面,仅有一千一百米左右,如同哑铃的手柄,中间小而两头大。由于江面迅速收窄,流速随之增大,因而水流非常之湍急。加上流过赤壁的水道又猛然右拐,转向正东,汹涌的水流冲击北岸受阻,对后面形成强力的冲顶,使得赤壁江段的水势更加湍急复杂。在此操纵非机动的传统木船,还要对敌作战,冲锋转弯,绝非短期就能练成的本领。孙吴的水军,那都是船上生,船上长,在此如履平地。而曹操的大军来自北方的马背上,占领江陵后临时抱佛脚,上船训练了几十天,好比是在驾校中刚刚学会了点火起步,就放到水情如此险恶的长江之上,同孙吴水军去较量,去pk。老实说,就是周郎不用火攻,曹操也肯定赢不了。
  讲到这里,两年前周瑜攻占麻屯、保屯的军事价值,就充分显现出来了。人家周瑜周同学,早就在赤壁这里,认认真真做了足足两年的功课;你曹操曹同学初来乍到,连一天作业都还没有做,怎么比?没法比!难怪周瑜当初敢对孙权发出豪言壮语:“瑜请得精兵三万人,保为将军破之!”他心中完全有底啊!
  其实,周瑜发动的这场遭遇战,就是对曹军水上功夫的真实测试。大打出手咱们还不忙,先探探对手的功力如何,这就叫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又重视敌人。那么测试的结果怎么样呢?
  不测不知道,一测哈哈笑,因为对方的弱点完全暴露了!由于水情险恶,驾船功夫太差,二十多万人的船队又过于庞大,情景正如《三国志》卷五十四《周瑜传》中,黄盖对周瑜所说的那样:“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这段文言文,要翻译成大白话,说起来才有味道:瞧瞧这帮北方来的旱鸭子啊,把这么多船驾驶得一团糟啊,个个都在搞追尾啊,全都船头碰船尾挤在一起啊!一把火就会烧得他们狼狈逃窜啊!
  说到在长江上用火攻,周瑜和黄盖那是早有默契配合的老搭档了。建安四年(199)十二月,他们就随同孙策,烧得黄祖大败而逃。《三国志》卷四十六《孙策传》裴松之注引《吴录》记载,战后孙策向朝廷报告说:“火放上风,兵激烟下,猋火所焚,前无生寇。”其中的“火放上风”一句,很值得注意。黄祖所在的沔口,又称夏口,位于从西南流向东北的长江北岸,对于江面而言是西北方的位置。寒冬十二月,从江面上向西北方的北岸发起进攻,竟然占据的是上风头,说明什么?说明吹的是东南风呀!冬天应当是吹北风,为何会起东南风?原来,北风掠过江面吹向南岸,被高峻江岸一阻挡,就会转向。由于江岸是西南朝东北走向,按照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的物理学原理,正北风就会转向成正东风,西北风则正好变成东南风。这是科学,对不对?而赤壁所在的江岸,正好与沔口的江岸一样,也是从西南流到东北,而且南面江岸还比沔口更加陡峭。北风越大,反射之后吹回来的东风也就越大。周瑜在陆口、赤壁这一线作战,整整有两年,对此处江面风向的变化,肯定是了如指掌。冬天起北风,就一定会有东风;起西北风,就一定会有东南风。一旦东南风起,对岸曹军就是九年前的黄祖,不仅风帆饱满船行如箭,而且风助火威吹向对方。由此可见,东风啊东风,哪是孔明在七星坛上装神弄鬼借来的呀,那是周郎多少年在长江上认认真真做功课做出来的啊!
  于是,周瑜向身边的老伙伴黄盖秘密下令:诈降曹操,等待风向,实施火攻。下面的结果,大家都很熟悉,就简单交代了:黄盖假投降,曹操真中计,东南风起,火烧战船,曹操从华容县境内云梦泽的泥泞中狼狈而逃,周瑜取得预期中的完胜。云梦泽呀云梦泽,简直成了曹操的噩梦了!
  在评价周瑜赤壁用兵才干之前,先简单回答两个疑问。
  问:黄盖是否演了一出苦肉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