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节
作者:
未晏斋 更新:2022-08-29 12:44 字数:7705
皇甫道婵许久不说话,最后只是抱紧了杨寄,泪水蹭在他薄薄的丝绸寝衣上:“这次,凭他怎么说,我都不会理睬。我喜欢你,是真的!”她疯狂似的带着眼泪热吻他的脊背,轻轻啃啮他厚实的肌肉。杨寄推开她,换掉湿了的寝衣,抛下一句:“证明给我看!”
朝中局势波诡云谲,小皇帝的亲信宦官徐念海赴广陵,担任扬州郡的刺史,很快以扬州存粮不足,会威胁建邺为借口,切断了对雍州的所有军事供给。而建德王皇甫道知,出于小皇帝的抚慰,又加领了本属于杨寄的东西掖门的领军职位。那么杨寄被剥夺了职务,却是由永康公主哭到了后宫,当着庾皇后和小皇帝皇甫衮的面,以“遥祭父皇母后”的名义,在宫中大闹了一场。
皇甫衮脸色铁青,但又没有办法,答应了加封杨寄为新平郡公,又把义阳郡和庐江郡的郡牧职位一道给了他。私下无人的时候,皇甫衮硬邦邦地对永康公主说:“姑母何必如此?为自家男人争这些蝇头小利,将来还指不定便宜了谁!当年王庭川的事,朕也是为了国家,姑母时不时拿出来说道说道,真不怕朕翻脸?”
皇甫道婵冷笑道:“男人靠得住,母猪能上树!我知道靠不住男人,可我又靠得住谁?陛下对姑母,难道不是用完就扔?翻脸就翻脸吧,今日也差不离了。”说罢翩翩而去。
但是形势并没有如皇甫衮想象的那样发展,庾含章在雍州,非但没有被逼入绝境,反而因为凉州和荆州都派了援军,送来了军粮,反倒扬眉吐气起来。叱罗杜文又不傻,见势不妙,立刻撤回黄河北岸,静观情势。
而朝中清流的风向则开始变化,纷纷赞杨寄大义而骂徐念海龌龊,甚至有人上书,叫徐念海把扬州交出,给杨寄来坐这个位置更加合适。
皇甫衮怒不可遏,失态地把那份奏疏撕成两截掷在地上,在朝堂上指着上书的官员道:“朕的决议,中书省和尚书省都是通过的,难不成到了你这蕞尔小吏这里通不过?你还想骑到朕的脖子上不成?!”
那个人居然也是个“强项令”,梗着脖子跪着说:“中书省发令,尚书省执行,却都未听见朝堂上商议扬州刺史的来去——唯一一次商量,也是提议给杨大将军。臣等不明白,何时又轮到宦官任职?东汉时宦官专擅的恶例,难道今日还不能警醒陛下?”
皇甫衮脸涨得通红,他平素很会装样,今日却装不下去了,他这些年压抑着,灰孙子一般被皇甫道知和庾含章玩弄在手掌心里。好容易积累了一点实力,却还伸不出头来!他瞥眼望着皇甫道知,这位摄政王坐在尊位上,漫不经心拨指甲,丝毫没有为侄子解困的意思。
皇甫衮终于爆发了:“好歹朕也是天下之主,若是这点主也做不了,你们何必还让我坐在这个位置上?”他三下五除二摘除头上的通天冠掷在地上,冠上的珍珠“滴滴答答”散落了一地,小皇帝发簪斜仄,披散着半边头发,气哼哼的模样,想证实自己的地位:“这个犯上的不死,就算是你们逼宫!”
这狠话出来,大家才有些慌乱,纷纷来劝,皇甫道知皱着眉头说:“陛下!如今也不是小孩子了,何必使小孩子脾性?”但见皇甫衮脸色铁青难看,亦知这十七八岁年纪的小伙子气急起来和牛犊子似的,惹不得,低了头自顾自叹气,显得很是无奈。
上书的那位,自知被逼到极处,他也有几分骨性,坦荡荡俯身给皇甫衮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举着笏板道:“臣绝无逼迫陛下之意,但大楚危难存亡在此一际,臣愿意以一副热血肝肠,换得陛下警醒!”然后淡定地解下发簪,拿下冠带,突然发足向朝堂上那根粗壮的檀木柱子撞了过去,立时满头满脸鲜血,倒了下去。
皇甫衮惊得目瞪口呆,盯着死人“汩汩”而出的脑浆鲜血,红红白白混合在一起,回头掩口作呕。
一次朝会以喋血收场,皇甫衮达成了心愿,却赢得非常难看。
☆、第178章 天象
下了朝,皇甫衮左右望望,身边的人个个脸熟,却没有心理上能够贴近的,在这样一个亟需安慰的时刻,他终于见到了他的一抹春光——出自寒门的邵贵妃。她大着肚子,只能远观不能亵玩,但彼此见面放松。挥退了所有的宦官和侍女,皇甫衮侧身倚在邵贵妃的膝上,捏着自己的睛明穴,唉声叹气。
邵贵妃轻柔地帮他揉着头顶,柔声说:“陛下,前面又有头疼的事了?”
皇甫衮落寞地点点头:“这个位置,真是不好坐。我恨不得还回到建安郡,衣食无忧,倒可以做一个富贵闲人。”
邵贵妃笑道:“陛下已经是至尊,徐总管如今也占了高位,徐徐图之,陛下总有夺回一切权力的一天。如今,只是欠缺些自己人,只靠徐总管一个,到底力量单薄。”
“可信的人太少啊……”皇甫衮摇摇头,“原来想试试杨寄这个家伙,现在发现也是个油盐不进的滚刀肉,趋炎附势得厉害,等闲不能入彀。而那些朝中世家重臣,哪有把我放在眼里的?”
邵贵妃抚着肚子,举重若轻地说:“我家的几个兄弟,才具差些,只是对陛下忠心不二。”
皇甫衮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过了好一会儿,突然又睁眼道:“太史局这段夜观天象,说东方尾宿移徙,而太白星又犯轩辕。然后吞吞吐吐告诉我,这天象,不是皇后失势有疾忧,就是朝中大臣闹不和,又或者,两者皆有。这段日子,明明没有到黄梅,偏偏连日霖雨不息,雾光蔽日,只怕是要有事。”
邵贵妃偏头捂着嘴咳嗽了两声,掩住了面上的喜色,换了正色说:“陛下还是留意些吧。”
皇甫衮“哼”了一声:“我早就想换皇后了!”
邵贵妃心里窃喜,更是极尽温柔。皇后失势,下一个不是她还有谁?
但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一直天象有异,先时一道白虹横贯太阳,接着又是从庐江到广陵的地界竟然鲜有地遭了蝗灾,夏季青嫩的水稻被乌云般飞来的蝗虫啃得精光,农人们欲哭无泪。流言蜚语在民间传开,都说皇帝无道,上苍示警,又说有人看见一只遍体朱红的凤鸟落于梧桐树上,化作一道赤光飞到了建邺南边覆舟山中的某处。
神乎其神的传说虽多,并无敢传到皇帝耳中的。而朝中众臣,多是敢怒而不敢言,对于徐念海在扬州尽心为主子聚敛钱财、收买人心这类事,侧目而视,却又无一提醒。
杨寄发现,跟公主吵翻了也挺好,自从拿住了她的弱点,那娘们儿反而伏低做小起来,自己天天在外头与建邺的武将们喝酒吃肉,大赌特赌,她虽然不快,但也只限于说说,急了就拿府里的侍女宦官们撒气,连梁长史都被罚了好几次俸禄。
这日,杨寄约好了与台城禁军的几个统领一起赌樗蒲,他对沈岭道:“沈主簿,前方的事情你拢一拢,明日陛下没有大朝,我来慢慢处置。”沈岭点点头笑道:“已经拢好了,无非是将军兼领的两郡,亟需开仓放粮。雍州凉州,暂时无事。”
杨寄笑道:“嘿嘿,你这么着急把事情都办好了,是不是晚上也有约?”
沈岭毫不避讳:“是呢。画舫里请了几个新友,一同赏石榴花,赏石榴裙,顺便写些诗赋,明日向将军请教。”
杨寄顿时浮想联翩,笑呵呵说:“我肚子里墨水少,当不起‘请教’二字,啥时候梳拢,要请我喝酒的!”
沈岭眉棱一挑:“梳拢请啥酒?啥时候喝合卺酒,自然要请将军赏脸。”
杨寄心里道:得了!那个娼户的女子,你娶回家不给父母打折了腿?不过日子美快,没必要相互拆台。杨寄到外头呼朋引伴,很快召集了一群同好喝酒赌博的,找地方寻乐子了。
没成想出门便被梁长史逮着了:“驸马,今日又是要去哪儿?”
杨寄看看这位原本光风霁月的长史,夏布的衣领都磨毛了还没换新衣,大概近来罚俸被罚得狠了。他从褡裢里掏出一块金子抛过去:“喏,先拿着花。等今晚我赢几局大的,明日再好好赏你。”
梁长史捧着怀里的金子,拿人的嘴短,那些劝谏的话竟然出不了口,又被杨寄身边几名武将威吓道:“诶,小子,长点眼,耽误了大将军赌钱发财,你哪里又能有好日子过?”眼睁睁看着杨寄和那群狐朋狗友勾肩搭背走了,他也只能叹口气,把金子揣兜里,盘算着怎么花用了。
一场赌到夜半,杨寄坐庄,手里拿捏着平衡,大家赢也赢得不多,输也输得不多,皆大欢喜。赢钱的主动表示要请大家喝酒,喝到半醺了就开始胡言乱语,无外乎拍拍大腿发牢骚,都道是现在的皇帝脑子是不笨了,大家的日子反而没有以前白痴皇帝在位时好过。
杨寄跟着说着醉话:“算了算了,只能我们兄弟们自己提携自己,每日家过点舒服日子,今日不犯愁明日的事。”
大家都觉得杨寄实在是个好人,对兵丁好,对老百姓好,对属下自然更好,是个值得一跟的人。
第二天,杨寄从赌场的客榻上醒来,揉了揉眼睛,摸着自己的衣包,重新换上朝服,打着哈欠去上朝。他连着好些日子都在外头赌场度夜,睡得晚又疲劳,白天显得萎靡不振。但是皇甫衮的眼睛偏偏盯上了他,和煦地说:“杨大将军,你治下的义阳、庐江、历阳都遭了蝗灾,国库空虚,无力拨粮救赈,但你既然封疆治郡,还是得劳烦了。不知可能抽出时间,到三处看一看?”
杨寄听见了身后的窃窃私语——皇甫衮这小子又想把他支应出去,大概又有鬼点子冒出来了吧?但他毫不犹豫答应下来:“是!臣守土有责,更应护百姓安康!青苗遭了蝗灾,现在虽然不至于饿死人,但入秋后难免颗粒无收,还是要早作赈济的准备。臣明白了!即日就出发往庐江。”
对于他而言,这是个多么好的借口可以不回家睡觉!
杨寄到了他日常处理公事的值庐里处理文牍,沈岭适时请见。杨寄抬脸道:“你来得正好!我刚刚又细读了一遍这些文书,蝗灾过后,若是及时补种菜蔬和莜麦,还不至于颗粒无收。但是要国家放贷给农人,只怕这钱陛下不会肯出。怎么办?”
沈岭似乎有些走神,过了好一会儿才对杨寄一笑:“这事不难处置,找你们家公主哭诉一番就有效。我另有两件事要告诉你。”他停了一会儿,等杨寄心平气和的样子出现,才低声说:“第一件,我打算娶亲了。”
“是谁?”杨寄惊喜得顿时嗓门大起来。
沈岭把手指放在嘴唇上示意他静一点,然后叹口气说:“就是画舫上的阿音——和你说过的。”
“啊?阿父阿母能答应?”
“我就是要娶,随他们答应不答应!”沈岭突然固执起来,皱着眉仿佛连杨寄的劝谏都不肯听。杨寄劝了两句,见劝不动,只好问:“好吧,你先说,第二件是什么事?”
沈岭看着他,说:“是你干的好事——阿圆又有娠了。”
杨寄嘴张得能塞下一整个馒首,好半天才合上,有些懊恼地拍拍自己的头:“我那天怎么这么混呢!”
沈岭怒其不争地看看他:“算了,现在自责也无用。孩子你要不要?”
“要!当然要!”
沈岭说:“那你就听我的,不许有丝毫反驳。不然,阿圆的孩子就保不住。”
杨寄只能乖乖听沈岭的威胁,连连点头称是。沈岭却没有说关于阿圆肚子里的孩子该怎么办之类事,却道:“你乖乖去庐江郡,把一切安顿好,一定要安顿好!你日后安身立命,得从这里起始。然后,我结婚的事,你不要参与,发生什么都不要干预。我能处置好。然后,阿圆那里,你决不许去看望她,要当没事人。这三点,哪一点你做不到,不是我沈岭要怎么你,是你自己断了自己的后路。”
杨寄瞠目结舌地看着神机妙算的小舅子,三点很难,第三点尤其难。但是他嘴张了又张,反驳的意见想了又想,居然就是说不出来。
沈岭转身走了。杨寄坐在值庐里发了一会儿呆,起身后打算回公主府收拾收拾行囊。
皇甫道婵已经听说了他要去庐江等三郡赈灾的事,眼泪汪汪地看着他,最后耍小性似的说:“我陪你去庐江好了。”
杨寄抬头说:“开什么玩笑!我去赈灾去的,又不是去玩。那里现在漫天漫地都是虫子,一点粮食都没有。听说以前的官员赈灾缺粮,还有吃烤蝗虫度日的,你可吃得下?”
他又说这些令人作呕的话。皇甫道婵想着虫子,就是寒毛直竖,别说吃虫子,看她都不想看。她委委屈屈嘟着嘴,受气小媳妇一样说:“你看看我们俩,大婚到现在,彼此倒还是清白的身子,说出去直是丢人!这次去,你啥时候能回来?”
杨寄根本就不想回来,勉强笑着:“我尽早回来吧。陛下要叫我烧无米之炊,我还不知道赈灾的钱粮在哪里,只能到各大户募集些余粮。等集齐了放赈完毕,大约就可以回来了。募集的工作素来难做,不知要忙到什么时候。”
皇甫道婵笑道:“原来是钱的事,那就是小事!我封邑在永康郡,倒是个富庶地方。我叫长史从岁入里拨出一些给你赈济百姓就是——这样的好事做完,大约菩萨也要保佑我们……”她带点羞涩,闪着明亮的双眸看着杨寄:“保佑我们琴瑟和鸣,早早地生个大胖小子,将来新平郡公的爵位,还等咱们的孩子来承袭呢!”
做梦!她梦想所期的男人这样暗想着。
但是,当杨寄想着她的钱,想着沈岭以前对他说的那些话,想着自己曾经饿肚子的时候,鬼使神差地出口却和自己的意思相左。“公主!杨寄为庐江、义阳、历阳的老百姓,先谢过公主了!”他换了笑脸,做了个大揖,神色诚恳,演得非常出色。
皇甫道婵心里便生出期冀来,急急吩咐传梁长史来办这些事务。吩咐完了,她含情脉脉地说:“虽是急差,也不急在今晚吧?”
杨寄正色道:“公主赠予钱粮,总不是为了……”
皇甫道婵色变,她脸皮没这男人这么厚,怎么也说不出这是为了两个人能在临别之际“琴瑟和鸣”的意思。杨寄却如没看懂她的神色一般,调笑道:“就是,男人出度夜资,都是有所图谋。女人又不需要,对啵?我晚上还有人请我吃饯别的酒宴,就不陪你了。”
☆、第179章 赈济
公主封邑里拿出的绢匹粮食,比杨寄想象得还要丰厚。他点数这些东西的时候,无意间瞟见皇甫道婵期待的神情,心里不觉一软,但是随即告诫自己,对她心软,就是对阿圆无情无义。再强迫自己想皇甫道婵对王庭川的绝情,想她封邑里的财帛未尝不是搜刮的民脂民膏、不义之财,心里的愧疚就少了。
“反正人渣已经做定了。与其对不起阿圆,不如对不起皇甫道婵。”他暗自想着,便自我坦然起来。
庐江刚刚经历了蔽天如云的蝗虫,虫群所过之处,青苗、绿草、树叶,就像被风卷掉了似的,突然间荡然无存,地里残存了一点绿色,细细看去全是啃得只剩叶茎的青苗,刚抽出的穗子,全数不见了。那一点点绿意,也注定保持不了多久。辛苦了半年,却发现全家都要面临饿死的绝境,庐江的百姓们菜色的脸上更添绝望的灰黄。
好在,他们神一般的新郡牧来了,这位当年打仗时就有无数英雄传说的大将军,体恤民艰的真挚也是让人动容。那支名声不怎么好的北府军,搬着大袋小袋,分发给城市四边的农民,有粮种、蔬菜种,也有足以度荒的食品。
“饿肚子这事,我也经历过,抓心挠肺啊!”杨寄对着这些绝望中生出希望的人们说,“何况,大家还有家有口的,上头有年长的父母,下头有年幼的孩子,哪个不是放不下的心头至宝?朝廷日子困窘,我自己掏腰包来赈灾。度荒的粮,白送!粮种和蔬菜种,你们先用,若是朝廷今年不要赋税,就算也是送给你们的,若是朝廷要赋税,你们交税,也当是还我的人情了。”
话是沈岭为他预备好的,接下来一步步赈济的方案也是沈岭策划的。杨寄花着永康公主的钱不心疼,又天生会说,把悲天悯人的模样半真半假演得十足。当即就有喜出望外的百姓跪下来给他叩头,叫他“青天”,不知谁又把杨寄在历阳时对百姓的好处,和在凉州时对兵将的好处翻出来说了说,一传十、十传百,这天神般的人物,简直是上天派来拯救老百姓于水火中的菩萨!
杨寄踏踏实实把三处的灾民赈济完了,想回建邺缴旨,也想趁沈岭不注意,去看看又一次怀了宝宝的沈沅——他可以想见,沈沅这次怀孕又多尴尬!已经离了婚,又没有再嫁,突然又大了肚子,在里巷那些长舌妇的嘴里,不知说得会有多么不堪!他要是不挺身站出来承认,就等于把一切黑锅都给沈沅一个人背,他就简直不是人了嘛!
可是他刚刚从历阳登船,建邺的金牌圣旨就到了,烽烟急传:北燕大军穿过大漠,集结在凉州四边,人数之众,气势之旺,不再是之前佯攻雍州的模样。
杨寄愣愣地听完圣旨,对传旨的中书郎道:“好,我去救援凉州。但是,给我两三天工夫吧!我要回建邺打点行装,要参加一个亲友的婚礼,还要……还要和公主告别。”
中书郎点点头:“陛下也说了,就两天——包括来回的路上,请将军处置好一切事务。马上秋草肥马,到了北燕天时地利人和俱全的好时候,我们若不赶早,黄河的水结了冰,一应水军就都不起作用了!”
是呵!时序代谢之快,回首方能觉察。杨寄默默然看着滚滚的江面:三郡赈济,不觉夏日都过完了,沈沅的肚子也该看得出眉目了,沈岭的婚礼也准备得差不多了,永康公主……不知道有没有收敛一点。
杨寄命手下驾着最快的赤马舟,驰往建邺。历阳到建邺,先经石头城,再到新亭垒,最后绕至白下城——这三处地方,环围建邺城,又都是江防要地。杨寄虽然心不在焉,到了此处也着意看了看,且别有感悟。
“守建邺,必守长江。”他站在白下城的白石陂岸,遥望远处青青的象山,马上入秋,这里的枫林美不胜收,可惜他却又要北去了。
回朝拜过皇帝,听了一番冠冕堂皇的训示,杨寄心里对时局已然有谱:这次,只怕不是皇甫衮意想之中的战事,大约之前玩弄北燕,把人叱罗杜文惹毛了,这下,是真的集合全北燕的战力,要打个大仗了。近来国家灾难连连,各种谣言四处流传,甚至有说“大楚将灭”的,连孩童们唱的歌谣,近来也换了新词儿了。
杨寄到往沈岭值班的地方,迫不及待要知道秣陵他关心的那个人的消息。可是大家纷纷说,沈岭告假在家,说话时个个捂着嘴,一副要笑不敢笑的模样。
杨寄到将军府,却也找不到沈岭其人。他心急如焚,四下求问,终于在何道省那里知道了些下落。何道省也有些欲言又止的模样:“啊,沈主簿啊……恰逢大婚之喜,不过……不过这会儿不适合去找他吧?”
“到底出了什么事?!”杨寄急了。
何道省有些尴尬,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随后把杨寄拉到一个人不多的地方:“唉,你这个亲信,我平常和他聊天谈事,觉得蛮有为的年轻人,不知怎么的,就是在女色上瞧不开!……”
杨寄听故事一样听愣了,自己也觉得沈岭简直是犯病!他打听到了地址,急急打马,朝秦淮河上一个僻静的拐弯处而去。
那里,有一座精致的画舫,常年停靠在河埠头。隔一条青石小路,普普通通的宅门,挂两盏普普通通的羊角灯,两层的小楼看上去也没有什么稀奇,只是里头传出的既不是官宦人家的念书声,亦不是民户人家的机杼声,而是不时调音弄弦,不时清歌漫语,有时还可以看见茜红纱帘上曼妙的身影翩翩起舞。
其实,这在秦淮河上也不稀奇,这条河边,风景最好的地方,都有画舫,都有小楼,都有被称作“娼户”的人家。杨寄在门口伸手想敲门,可却不知会遇到怎么样尴尬的境地,犹豫了好久,好容易下定决心,刚一伸手,门“吱呀”一声开了。
里面探出个小脑袋:“你找谁?”声音软软糯糯的。杨寄见是个少女,不敢造次,问道:“主簿沈岭,是住在这里吗?”
那少女笑道:“可不是嘛!你要找他,我去通报一下。”转身蹦蹦跳跳地走了。年纪小,待人接物倒是很大方落落的。少顷,她又回来了,吐了吐舌头问:“你是不是姓杨?”
杨寄点点头:“是啊。怎么,不姓杨不让见?”
小姑娘笑了,初开杏花一般粉嘟嘟乱颤,见者生怜。她扭过头,用柔软的吴音冲里头大喊:“阿姊,是姓杨。我请他进来喽?”里头传来温和入心的一声“嗯”,连杨寄都觉得腔子里一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