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保证只对你好 第25节
作者:
风泠樱 更新:2022-09-12 18:50 字数:2153
“我没怪你啦。反正你不送亲,也会换成别人来送,倒不如是你陪我过来,好歹咱们俩也是青梅竹马嘛。”
蓝莫知无言。
“我明白的,你志向高远,我不会耽误你的前程,但是,莫知哥哥,这一次,你得帮帮我。”
此言一出,男子不得不从怅然若失的情绪中抽离出身。
“我不能……”
“我只需要一种药。”少女不假思索地打断了他的话,一双杏眼定定地直视着他的瞳仁,“并且,我一定会等你启程回国了再动手。到那时,无论我是死是活,都不用你再插手了。”
她的表情非常镇定,好似仅仅是在同他商量晚上吃什么,可蓝莫知却听得不寒而栗。
“你究竟想做什么?!”
“假死药。以你的本事,应该不难弄到吧?”
“你……这不可能!”
见素来冷静的男人少见地露出了惊悸之色,肖涵玉不免诧异,却也没工夫因此分神。
“我只要一颗药,其余的,无需你出半点力气。这件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论将来事情是否败露,我都会以一己之力承担,不会影响到你的仕途。”少女有板有眼地说着,却并未叫男人的面色恢复如初。
“不行,我不同意。”蓝莫知别过脸去,双手握成了拳。
“你不同意,那我就只能在这异国的深宫里,香消玉殒了。”然而,少女却只恍若无事地一耸肩,仿佛是在说道一件芝麻绿豆的小事。
男子闻言,突地凝眸于她,眼中透着惊疑不定:“以你的性子,会因为得不到自由,就自我了断?”
肖涵玉略一挑眉,心平气和地回道:“你看我会不会。”
蓝莫知当然不相信她真会这么做,毕竟,她向来是奉行“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怎么可能因为身处禁宫,就主动放弃自己的生命?
正思量着要如何驳斥胡言乱语的少女,他就见她忽而收敛了所有的神情,淡声道:“你忘了七年前的那个秋天,我是怎么活过来的吗?”
男子猛地怔住。
七年前,他十五岁,她九岁。那个时候,他们两个还住在一间破旧的大院里,同许多年岁相仿的孩子一起,受着一位老婆婆的照拂。本来,日子虽然过得贫苦,却也快乐、充实。直到某一天晚上,年仅九岁的肖涵玉出门游逛,却没有按时归来。
后来,年纪大些的孩子几乎都跟着婆婆出去寻她。他们找了她整整十天,终于在隔壁镇上的一家青楼里找到了她。
那时,小丫头业已遍体鳞伤、奄奄一息。
照顾他们的婆婆想当然地认定,这是青楼的老鸨为叫肖涵玉屈服,才将她打成这样,并且,婆婆也是这么告诉他们所有人的。
所以,急于救人的他们都未尝留意到,为什么小丫头的左腕上,会有一道血流不止的伤口。
从回忆中抽回心神,已然长大成人的男子看着少女撩起了左边的衣袖。
“还记得这道口子吗?你们和婆婆都一直以为,这不是妓院的人割的,就是我为保清白不得已而为之。”肖涵玉稍稍顿了顿,盯着陈年旧伤的眸子忽然失了往昔的光彩,“可实际上,那一天……我只是想死而已。”
第12章 东西到手
暮春三月,风和日丽。
然而,从少女暂居的寝宫里踱步而出,蓝莫知却只觉周身战栗。他停住脚步,抬头望向万里无云的碧空,脑中不住回荡着肖涵玉适才说过的话。
她说,这十多年来,她的脑袋里曾经几度出现一个声音,那个声音叫她去死,而她,偶尔也会有想要放弃抵抗的念头。
至于为何会变成这样的原因,他约莫也是知道的。
但是,这些年来,她为何始终不与婆婆——不与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提起此事?
“因为我觉得,你们大概只会当我是得了癔症。”面对男子的询问,肖涵玉径自望着房梁,面色平静,“与其让你们把我当成疯子,还替我担心,倒不如我一个人跟那个声音作斗争。”言说至此,她又不慌不忙地放平了脑袋,正儿八经地对上他惊疑不定的视线,“所以你看,这一次,我是真的走投无路了,才把这个秘密告诉你的。”
蓝莫知不自觉地晃了晃头。
如果这次他不帮她,她真的会……死吗?
男子感到,今天获得的情报量太大,他需要好好地缓一缓。
可惜,在他临走前,少女已经自管自地扔给他一句话:“五天后,我等你送来的药。没有,我死。有,我感激你一辈子。”
肖涵玉觉着,蓝莫知这个人吧,虽然平时总拿张冰瓜脸对着她,可一旦牵扯到生死之事,他还是会将她放在心上的。
毕竟,她还清楚地记得,九岁那年她从鬼门关回来的那一刻,自己曾在人群中看到了他那双通红的眼。
为此,她还感动了好一阵——那可是一向面无表情、待人冷淡的冰墨汁呢!连他都(差点)为她哭了,果然,她是个人见人爱的好妹子啊!
所以,像她这样的好姑娘,应该是能长命百岁的吧。
是日,望天望了没多久的明宁公主被请回了藏经阁。
“可我还没有吃到东赞厨子特意替我做的家乡菜!”
“等到了用晚膳的时辰,自会有人去接公主回来。”
肖涵玉简直就想对着那罪魁祸首,默默地问候她十八遍。
话虽如此,少女还是不能不打碎了牙往肚里咽,默默地跟着两个嬷嬷离了金碧辉煌的寝殿,只在两个时辰后回来用了一顿丰盛的晚饭,就该干吗干吗去了。
当然,比起之前的两天,她的心情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五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肖涵玉渐渐发现,距离约定的日子越近,她就越是没有抄写经书的心思。如此,这勉强抄出的字儿,也就愈发歪歪扭扭起来。
年婆婆敏锐地留意到了这一现象,又见小丫头心不在焉的,脑袋里不由得冒出了些许猜测。
到了第五天,藏经阁外来了一队宫女,说是赞国的送亲使臣就要归去,太子殿下特请明宁公主一同前去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