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
作者:容姝姑娘      更新:2022-08-28 14:18      字数:5562
  这货又开口了
  “你看你一个人回去既不安全又没伴,搭上我不仅可以陪你唠嗑,到时候卸货还能等你打打下手,我不白坐你车,给你当卸车工,像我这么健壮的缷车工可不多。”
  宋玉安没和这种人打过交道,目瞪口呆的看着他表演。
  “不行,到时候你再自己把我车开去溜达,运气好我又得修一次,若运气不好我这新车怕是直接要报废了。你还是等着你哥哥吧,我走了。”
  宋玉安拒绝,要是一般人有急事,他也不介意搭一程,这也是常有的事情,现在大家都贫穷,思想也淳朴,有时候遇上去背着东西,带着孩子的老人家,一般宋玉安都会搭他们一段。
  至于年轻人,那是不理会的,谁知道安全不安全。
  眼前这小伙子虽然能肯定不是什么小偷劫匪之类的,但架不住性子不靠谱啊,宋玉安总觉得要是沾上这人,那就要沾上一块牛皮糖,甩都甩不掉的那种。
  那小伙子被他哥哥按住了,宋玉安独自开着车,天黑了很久才回到了夏县。
  这只是旅途中的一个小插曲,宋玉安以为这事情就这么过去了,然而接下来的事情告诉他,什么叫命中注定,有些事情,有些人,你还真是想避都避不开啊!
  回到夏县,宋玉安住了一晚,第二天去工地上视察了一圈才离开。
  几个包工头约莫是从哪里得知了他拿到政府项目的消息,手下的工人比上次多了些,质量也还算叫宋玉安满意。
  如果他们一直这样知情识趣,宋玉安是愿意把接下来的工程交给他们去做的,毕竟做生不如做熟,找熟人可以省掉很多麻烦。
  介于在半道上遇到了认识他的人,宋玉安等了三四天才去县里把车一辆一辆开回来。赵刚学得最快,目前已经可以自己慢慢驾驶着练车了,宋玉安也不去管他们,眼看已经进入农历二月了,他可是忙得不得了。
  “安子,真不用我也来帮忙?”
  宋家小院子里,陈教授看着站在手脚架上小心翼翼折枝的宋玉安问。
  “不用不用,您想忙活,下午有的是事情呢,这爬高上低的您这么大年纪就别来了,有小陈他们帮忙就行。”
  “嘿,你真混小子,又说我老,行吧行吧,我老了,你自个儿忙活吧!”杨教授索性不理会他,坐一边喝茶去了。
  宋玉安没再说话,把折下来的条子递给宝珠,宝珠知道这些都是他的宝贝,也小心翼翼的接过才放进树下的篮子里。
  第71章
  嫁接是个容易学但不容易学好的活计,有枝接和芽接的区别,芽接容易成活,长势快,但是接活以后是一枝独秀。
  枝接虽然成活率没有芽接高,但是一旦生长以后就是横向发展,不论是产量还是摘果的方便程度都会比芽接高。
  宋玉安选择的还是枝接。
  农科院的大学生,不论是研究什么的,嫁接这种入门活肯定是会的,杨教授带着他们来给宋玉安帮忙。宋玉安也从本家户族里选了几个年轻人带着身边,教他们如何嫁接。
  现在母树就那几棵,每一根枝条都金贵无比,所以凡是种植果树的人家,宋玉安都免费来帮他们嫁接,但等这些树长大,成为二代母树以后,就要他们自己去嫁接了,毕竟宋玉安就一个人,整个湖东村多少地呢,他就是和哪吒把三头六臂借过来都忙不过来,除非观音娘娘能把千手借他。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后湖东村要发展成为水果种植基地,这些简单的技能他们必须掌握。现在不会没关系,宋玉安会慢慢教他们。
  而且他这两年也在和杨教授打好关系,就看看对方有没有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学生,毕业以后愿意到湖东村来工作。
  对于挖人才这件事情,宋玉安是乐此不彼的。
  “早春嫁接是最好的时节,嫁接的时候要注意两点,一是天气,下雨天不接,刮大风不接。”
  “宋姐夫,这是为什么啊?”叶家本家一个叫叶明德的小伙子极是喜欢追根问底,做什么都要问清楚。
  宋玉安也没生气,细心的跟他解释道:“嫁接是把两根枝条接在一起,本来就跟脆弱,天阴下雨的,风一吹把接口吹歪了,你说那树还能活吗?”
  “不能。”叶明德摇摇头,这么简单的问题他居然没想到,有些懊恼。
  喜欢问不怕,就怕明明不懂也不说,自个儿闷着,那能学到什么。宋玉安见身后几人都听见去了以后,又接着道:“另外一点就是要看粘木,粘木不适,就是病了,伤了的时候不接,母树病了的时候也不能折枝。”
  后面这个大家都知道,宋玉安就没多解释,反而叫他们走近些来看他怎么划插口。
  “这是有个数据的,不能少于两厘米,两点五厘米最好,你们初学的拿摸不准,可以自己弄个小尺子量一量。咱们这是一年两年的桃树,所以只接一条穗枝,如果是接山里多年生的棠梨,就可以接两条穗枝。你们要是想练手的,后山那一片不是有很多老东梨火把梨么,去折点穗条找棠梨树接了练手。
  这活儿就讲究个心细勤练,简单得很。叶宁耀你们几个,听明白没有?知道怎么写作文了?”
  后面这句话是对跟在后面的叶宁耀,叶康平,玉竹还有两对双胞胎说的,周末学生放假,宋玉安想起叶康平那惨不忍睹的语文成绩,干脆把孩子们都叫来跟着,看完了回去写一篇作文,这也算是作文素材了。
  几个孩子在后头点点头,聪聪还有些跃跃欲试,这孩子对一切不用动脑的活动都很有兴趣,不过宋玉安可不敢叫他真上手,这刀片太锋利,可不是六岁多的小朋友可以玩的。
  花了两天时间,宋玉安把能折的枝条都折下来嫁接了,今年没嫁接到的只能等明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不过宋玉安也告诉他们,嫁接的时候树大一些,成长起来更快,想到棠梨和宋玉安去年接的苹果,村民们也接受了这个说法。
  这头一忙完,宋玉安又开始移栽今年的新树苗,今年种的人家比去年多了些,因为树苗好管理,他们已经发现,在家里种粮食不如给宋玉安打工盖学校挣得钱多。
  地里种上树苗也不算荒废,工地上的小工是按天算钱,他们时不时的请一天假,来浇浇水施施肥就够了。
  宋玉安院子里的茶树今年生出了几根分根来,他去年育的茶苗也可以移栽了。
  茶这东西和水果不一样,海拔越高越好,他在宋家的山上找了开挖了一小块地,把茶树种下去。再过几年,就可以喝到自己亲手种植采摘的茶叶。
  想到这些,似乎离他要的生活越来越近了。
  杨教授是管不了宋玉安这边了,虽然西南小麦成熟的晚些,但现在已经可以收获了。
  但玉安1号的成绩摆着那里,这一批苗是叶维国和政府报备之后的第一批母种,不管是农科院那边还是省里的领导都很重视,杨教授不得不等着他们过来了再收割,但越是这是时候,他越是不放心,每日里从早到晚的都守在田边上。
  何耀宗更夸张,亲自跑来看了一眼产量,再和普通小麦对比之后,直接和武警大队那边打招呼,又派了一对全副武装的战士过来。
  这麦子要是出了问题,他这两年的政绩算是白刷了,不重视怎么行。
  又过了三天,湖东村刚刚竣工的水泥路终于迎来了中央的,农科院的,省里的,市里的,县上的领导们的小轿车,周围几个村的村民们都来看热闹。
  不管种过地还是没种过地,试验田旁边就是普通的小麦田,对比一眼就看得出来。农科院那边来的是个近七十岁的老教授,这位老人一生培育出了许多优良品种,甚至现在也在袁先生的杂交水稻项目组里。
  老人家刚走到地边上,见了一片金灿灿的麦浪,他颤颤巍巍的拔起一颗麦子,小心的碾开一点麦穗,看着手里饱满的麦子,忍不住热泪盈眶。
  “好,真好,全国人民不用再饿肚子了。”
  不管是杂交水稻还是金麦1号,都让老人看到了祖国未来一片大好形式。然后又忍不住心酸,要是能早一些研究出来,58年的灾害,也不会活生生饿死那么多人。
  领导们照相的照相,表扬的表扬,杨教授也不理会他们,他等这些人等得都不耐烦了,直接带着几个学生和叶保国挑选出来的几个村民小心翼翼的收割麦子。
  领导们见了,也跃跃欲试的拿着镰刀下了田,但结果惨不忍睹,有一位城市出生的一来就割了手,包扎的时候惹来李寒梅一顿鄙视。
  虽然玉安1号已经扯过皮了,但是小麦不一样,夏县这边主要种植的还是水稻,百姓也喜食大米,中央的领导用这个理由愣是要走了金麦1号五分之四的收成,只给何耀宗留下五分之一。
  何耀宗气得肝疼,算了,五分之一就五分之吧,卖宋玉安一个人好,到时候依然都种在湖东村,说不定他一高兴,又研究出来其它的东西呢。
  宋玉安对于何耀宗这种把他当牲口使的想法是不知道的,被拉过来和领导照相,又接受了采访之后,他又把精力放到果园里去了,这枝条刚刚嫁接,一天没长成,宋玉安心里就一天不踏实。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对这些果树的重视超过了粮食,因为夏县多山,别说联合收割机了,就是小型收割机都使用不了,就是再过几十年,种粮食依旧要完完全全依靠人力。
  这样的地方不适合种地,发展果园更能叫本地居民致富奔小康。他的根基在这里,人都是自私的,自然会过度的关注于自己有益的事物。
  家里出了果苗钱,又看杨教授这么重视,都亲自下地和宋玉安一起嫁接了,村民们对果树护理可不敢不精心。浇水施肥都是按照宋玉安说的去做,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嫁接的穗条逐渐抽枝发芽,成活率居然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五。
  宋玉安喜笑颜开,乐的和小孩似的,宝珠一有空就拉着宝珠去看。
  地里的麦子豆子收了,之前和宋玉安一起干活的大爷跑来问他,去年说的种菜的事情今年收不收。
  “收,肯定收,大爷您要是怕我忽悠您咱们可以签合同,你先回去,咱们明天把人叫齐了统一说这件事情。”
  等大爷走后,宋玉安拍了自己一巴掌,事情多了果然是会丢三落四,和农科院买来的种子还在空间里头放着呢,他居然把这件事给忘记了,要不是大爷来提醒他,那不是误事了吗!
  看来以后还是得弄个记事本出来才行。
  当天下午,宋玉安就开着车火急火燎的往市里跑,那边有个塑料厂,宋玉安去找人定育菜苗的盘子。加了好大一笔钱厂长才答应给他赶工,好在这东西他们虽然没有做过,但是它简单,照着宋玉安画的图纸和描述,老师傅做了一个模子出来,两天功夫,就把宋玉安要的盘子给做好了。
  “那模子你们别扔啊,我下次还来用呢,不过下次可不能这么高价了。”
  厂长点点头,他也不是故意坑人,你要赶工,厂里的货单就得往后压,工人还要加班加点,那自然是要多花出几倍钱来。
  宋玉安见对方答应就开着车火急火燎的走了,不交代一声他是不放心的,毕竟这模子可不仅仅育菜苗可以用。等杂交水稻一面世,就可以用这种盘子来育苗,到时候直接抛秧,也能解放不少劳动力呢。
  第72章
  种菜这件事大家都会,把地锄一锄,撒上菜籽,再浇水施肥就行了,虽然种出来的菜可能密密麻麻有的大有的小,但菜嘛,能吃就行了。
  不过既然宋玉安说科学种植能提升产量,他们还是愿意了解一下的。
  宋玉安这批菜最主要是辣椒,因为罐头厂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开工,而辣椒晒干以后可以保存。青菜也有一些的,都是能做酱菜,酸菜的品种。
  杨教授他们对这种育苗模式一点都不陌生,事实上这是早就有的,只是没有在西北农村推广开,宋玉安的理论扎实,性子耐心脾气好,杨教授很喜欢把学生赶过来跟着他做事,能学到不少东西。
  现在他们就在给宋玉安打下手,宋玉安手上动作不听,嘴里跟村民说着营养土的配方。
  “不是,宋知青,这精准到多少斤多少两的,我们也记不住啊。”旁边的村民们挥着铲子搅拌土,和宋玉安说道。
  这是个问题,不过不是大问题。
  “回头我把配方和注意事项写下来,叫宁耀找几个学生帮忙抄一抄,到时候一家给你们一份。”
  宋玉安想,也许他可以出一本简单的书,写写蔬菜水果种植,到时候印刷了免费发放给湖东村的村民。
  又可以教会他们知识,还可以提高他们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
  不送娃读书,交给你办法你也看不懂!
  菜苗育下去之后就是浇水,这活简单,随便雇个工人都能做,数据记录也有个杨教授的学生很感兴趣的接手了,宋玉安每天就四处看看,有没有病害,有没有虫害。
  城里的活赵刚做得有声有色的,除了钱,完全不用宋玉安操心,养殖场这边现在也是四哥可以独当一面。
  活不忙,他和宝珠的相处时间又多了起来,宝珠有自己的校长室,宋玉安闲了就会去办公室坐坐,有时候见她作业多了也会顺手给她批改,或是两个人讨论着出套卷子给学生做。
  他喜欢种植,宝珠会去了解,宝珠喜欢教书育人,他也愿意参与进来。互相迁就对方的爱好,融入对方的事业,他们之间从来没有代沟,每一天都像热恋。
  连聪聪最近都在作文《我的爸爸》里写到‘我的爸爸很有本事,能挣很多钱,就是重色轻儿,只要有妈妈在,我站旁边他都看不见。’
  一年级的老师拿着他的作文独子都笑痛了,这算不算是知道了校长大人的隐私?
  其实也不算隐私吧,毕竟校长夫妻感情好是大家都知道的,江湖传言,这学校就是校长丈夫为了留住校长夫人,不然她被繁华的京城吸引而盖的。
  宋玉安这边是闲了,何耀宗那边却忙得不行,小麦收了就得播种玉米,今年的种子终于够全县播种了。他一个镇一个镇的跑,务必把种子落实下去,去年可是出现了官员倒卖种子的事情,幸亏发现得早,没让百姓闹出来。
  当然,政绩上不放松,家里的事情也不能落下。
  虽然何海是个草包,但他那个妈可不是简单货色,不然也不会这么多年把老爷子牢牢把在手里,还让老爷子觉得她人美心善,都是儿孙不孝,偏心偏到咯吱窝。
  宁家和何父一辈,是叶维国的大舅子宁胜利,何父抽时间组了局把叶维国和宁胜利请到一起吃饭,中间他也没保留,这段时间调查的东西全摆到两个人面前。
  他有一万种办法可以对付那两人,但是老爷子护着,最后说不准都会留下一个坏名声,坐到他这个位置,顾忌太多,名声就是其中一种。
  他再不是小时候,只要能打垮他们,愿意同归于尽的那个他了。有家有儿有事业,他的顾虑多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