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
作者:
药渣 更新:2022-08-28 09:43 字数:4394
新皇登基大典举行那天,崔洵袖手站在家中,看着皇宫的方向目露笑意。
苏怡安端着熬好的药过来,看到的就是崔洵志得意满的笑脸。
“喝药。”她吹了吹药,送过去,“喝完之后去睡一会儿,独孤大夫交代了让你好好休息一阵子,否则这病好不了。”
崔洵就着她的手将药一饮而尽,带着苦涩味道的唇-舌让苏怡安也尝了味道,“好,都听夫人的。”
苏怡安瞪他一眼,将空碗交给侍女,任由崔洵揽自己入怀。
“别担心,只是风寒,过两天就好了。”崔洵软声道,“我在家陪你两日,过后咱们去山上赏梅,顺便去温泉行宫那里玩两日,就当消遣了。”
崔洵说是风寒,苏怡安也就信了,那个独孤俦医术确实不错,至少这几年崔洵身体不适的时候比从前少了许多。
但她清楚记得从前那小太监说过的话,崔洵寿数有碍,那一场磨难让他失去的实在是太多,独孤俦纵然医术超绝,也改不了天命。
唇齿间还留着刚才的药味,苏怡安太清楚这不是什么治风寒的药,但崔洵这么说,她也就信了。
她历来是最信他的,无论是宫中那些日子也好,还是现在被圈在这小小一方天地也罢。
外面说她被崔洵豢养作为禁脔的闲话她听得多了,从不曾往心里去,崔洵什么样她不需要其他人来告诉她,她的心和眼睛看得明明白白。
比起蓄意挑拨他们之间的关系,苏怡安更恨那些人权阉、阉人的叫,每出门一次,都要听一耳朵的恼人话,久而久之,她也就烦了出门。
崔洵喜欢她呆在他手心里,她愿意如他的意。
很快,新皇登基之后,苏怡安明白了崔洵的打算。
新帝确实想来一场兔死狗烹,只可惜崔洵不是傻-子,内宫之中,崔洵无数眼线,且手握禁军,宫外他合作扶植的内阁首辅扶摇直上,和皇帝势均力敌。
后世史书中所说的阉党或崔党此时已隐隐成形,二皇子不负崔洵的蠢货评价,比他那个刚愎自用好大喜功的父皇还不如。
这样无力的帝王注定只能成为被臣子们摆布的傀儡。
文臣,武将,勋贵,宗室,帝王,千丝万缕的网中,崔洵以阉人宦官的身份立足,他有许多敌人,但也有许多同党。
为了利益,为了权势,敌人可变合作者,朋友能变背叛者,男人们以家国江山为战场,肆意争斗,硝烟血腥都只是陪衬。
一年又一年,苏怡安看着崔洵一步一步走向高位,看着他挑起党争斗,看着他弃车保帅,看着他荣光权势加身,看着他人人喊打。
崔洵不是个好人,苏怡安知道,无论是她亲眼所见也好,还是外面传闻也罢,这么多年下来,他确实移了性情变了许多。
或许曾经的他只想着报仇,但后来,无论是为了野心还是为了自保,他都走得太远,摊子也铺得太大。
他身前身后站着无数人,自己在身在网中,即便他主宰了新一轮帝王的选拔,也不能否认,他其实也在铺天大网中作茧自缚。
站得越高,走得越远,敌人就越多,锋芒毕露时威慑的不仅仅是敌人,还暴露了自己。
苏怡安想起外面那些人形容崔洵的话,性猜疑残忍且阴毒,好阿谀奉承,睚眦必报,阴晴不定,随手认下的干儿子能从皇宫门口排到家门口。
但能叫苏怡安一声干娘且被她点了头的,寥寥无几。
崔洵把这些干儿子当小猫小狗拿来哄她开心,也当做工具拿来办事,但苏怡安心里,她的家人除了远在江南的阿惟,只有崔洵。
她不需要他费力讨好,也不需要他给她女人最尊崇荣耀的地位,她唯一求的,就是崔洵能平平安安的多活两年,和她一起走下去。
所有人都说她是崔洵不可碰触的逆鳞,对苏怡安而言,他也是同样。
如果她能护着他,她也愿意做尽一切。
廊檐下,春雨绵绵,崔洵指尖捏着一朵沾了雨水的粉红桃花。
“这花今年开得好看,等雨停了我带你去赏花。”他笑得煞是好看,一身浸-淫于富贵权柄之中熏陶出来的威严,只看着一个人时,满心都是纯粹的温柔。
苏怡安被晃了眼,接过那朵艳-丽桃花,慢慢点头,“好,我等你。”
赏花的路上,他们碰到了一个邋遢道人,本以为是个意外,谁知道过几日后苏怡安意外看到了崔洵同那道人说话。
那时候,她刚从一场蓄意讨好她的茶会上回来,灌了满耳朵的谄媚言辞,不胜其扰。
见到她,两人停下话茬,崔洵像以往般嘘寒问暖,牵着她往内院走。
苏怡安侧身,看到那道人半隐在花木后的身影。
那奇异的眼神,她只惊鸿一瞥,就牢牢记在了心间。
心里像是预感到了什么,此后即便她再三追问有关那道人的消息,崔洵都没透半点儿口风,瞒得是滴水不漏。
时间久了,她也就不再提了,直到某次独孤俦给她诊平安脉,似无意般问了一句崔洵的身体。
“还好,和往日一样。”苏怡安道。
独孤俦微愣一下然后点头,“没事就好,那等大人有空了我再来请平安脉。”
这短暂间隙,苏怡安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几不可查的怜悯与悲哀。
然后,就是崔洵的异常忙碌。
携着满身冷意回家的人,每走一步都脚步沉沉,站在卧房外,崔洵看着那被心腹在各处安置好的火油,面无表情。
那老道的话他听得清清楚楚,独孤俦的嘱咐也犹在耳边,作为一个已经没有多少时间的人,问他要不要赌一个可能。
崔洵想,一场豪赌,有何不敢。
但事实上,他却不敢同苏怡安说一个字,无论是他命不久矣也罢,还是他的痴心妄想也好,他都一字未曾透露。
是怕她拒绝吗?不是。
是怕她质疑?也不是。
崔洵想,他不想见到的,大概只是她知道他命不久矣时的神情。
他曾经对苏怡安说过,他不会死,那是他对她的承诺与誓言,然而,他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必须先抛下她离开。
现在,摆在面前的就是这样的局面。
老道欠姬家的,他要为姬家护持江山,姬家欠他的,他肆无忌惮,祸乱朝纲,他们总是有这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来为自己辩驳。
只有苏怡安,她从来天真温柔,却要被他人肆意毁了人生。
如果,如果那人说的是真的,崔洵想,他愿意赌这一把,即便他早就心硬如铁,从来不喜欢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但为了苏怡安,他愿意试一次,如果一切成真,他会重新得回一切。
至于代价,无非是替姬家守着这必亡的江山罢了。
外族南下,直取帝京,屠城百万,民若犬畜,这样的未来,他会未雨绸缪,力挽狂澜。
昏暗床帐中,她睡意沉沉,身子朝向他的位置,眉头微皱,似是不安,似是不满。
崔洵微微一笑,带着满身凉意搂她入怀。
恬恬,我回来了。
第45章
帝京,炎夏将尽, 街头巷尾梧桐开始落叶, 喧闹的繁杂声响中, 凉意涌起。
清晨凉风同外面明澈阳光一起穿过纸窗,吹进屋内。
青玉拿着东西进来的时候, 发现自家小姐这会儿仍旧坐在梳妆镜前,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似在发呆。
“小姐, 怎么了?”青玉不解,这几天小姐情绪就有些怪怪的, 她想着是忧心远在千里之外的崔公子,但现在一看, 好像又不大像, 总之和前些日子比起来应当是有哪处不对劲的。
苏怡安从丫头的声音中醒过神来,看着镜子里神情茫然的自己, 摇了摇头, “没什么, 可能是昨夜没睡好吧。”
“若是没睡好, 待会儿用过早饭您再睡个回笼觉好了。”青玉招呼丫头们摆好早膳,将手中的信封递过去,“崔公子托人送来的信, 刚到就给您送来了。”
话一出口, 苏怡安神情振奋许多,一边由着侍女给自己梳妆打扮,一边拆开信件仔细阅读。
半年前崔洵带着人出了京, 以他的本意,是不舍得离开家人和苏怡安的,但大事在即,该做的事必须去做。
他几番筹谋,都没能让苏怡安一起,最后只得满怀遗憾的带着人上了路。
半年未见,崔洵从帝京南下江南,又从江南起身去往西北,风餐露宿,忙忙碌碌,连带着苏怡安都没收到多少消息。
上封信里他说近日就可回京,让苏怡安小小的高兴了一把,她从来不会拦着他做正事,但并不妨碍她想念崔洵。
自崔洵回来,时间已过三年,如今苏怡安十六岁,两人在去年定了亲事,成了未婚夫妻,还未曾好好享受少年人之间的甜蜜,崔洵就开始陷入了无止境的忙碌中。
时间越近,苏怡安越担心上辈子的事情重演,即便清楚的知道他们早已做了许多努力,很多事已经改变,再不会重演,但她还是不由自主的担心。
事实上,这几日-她都睡不安稳,梦中心惊肉跳,无他,这几日正是上辈子宣国公府出事之时。
苏怡安揪着心,一日又一日熬过这段日子,直至今日一切彻底过去,她才算是松了那口气。
刚好,崔洵的信也送到,她从头看到尾,眉间笑意越来越深。
信上说,他们十日前已经从西北启程,若是路上无碍的话,怕是这两日就会到京,除去那些简单交代行程的话,崔洵更多的写的是他的思念,在路上看到的风光,曾经有过缘分的故人,点点滴滴构成了一路旅程。
苏怡安看着,觉得自己似乎人就在崔洵身边,和他一起看过江南的烟雨与山水,和他一起经历过北面落日的空茫浩渺,形形色-色的人群,花红柳绿的世俗烟火,满心都是对方眼里的景色。
看完信,她是那么想去崔洵身边,和他一起踏南往北。
曾经他们困在帝京之中许多年,丝毫没有离开的机会与自由,现在,或许可以想象一下日后的自由自在。
他们家人俱在,身体康健,家族安稳,没有后顾之忧,尽可以走自己想走的路。
“小姐,梳好了。”青玉看着铜镜中让人移不开眼神-的少女,心生赞叹,她们家小姐,当真是越大越出色,外面帝京第一美人的称呼实在是实至名归。
只可惜,这些却是不能说的,家里主子们不喜,小姐也不愿听,很是排斥。
苏怡安看着镜中的自己,还算满意,比起上辈子的凄风苦雨茫然无依,如今所有一切美好的都像一场梦。
用过早饭,苏怡安去见了母亲,陪着她说了会儿话,就去花园里找了个地方坐着绣荷包。
前阵子崔洵说他的荷包无意间丢失,催着苏怡安再绣一个送他,人就快回来,她自然要用心些。
荷包已绣的差不多,只剩收尾,弄完后苏怡安用过午饭,睡了个午觉,天一下子暗下来。
“明明白日里天气还不错,这会儿倒阴沉下来了。”青玉看着天色,有些担忧,“小姐,这晚上的花会咱们还去吗?”
今年京里来了不少异域商人,带来了许多异域花卉,京中商人见机,互相合作组织了许多场花会,白日里赏各色奇花异草,到了晚上还有许多玩闹游戏与漂亮花灯,一时间很是热闹。
苏怡安前些阵子因为挂念往事一直心神不定,也没心思凑这个热闹,拒了崔媛的邀约,如今心神安宁,下午青玉提起,她随口应了,谁知道晚上这会儿天色有变。
她看了看天,决定不改行程,“天色也就阴沉一些,看着不像有雨的样子,无碍。”
到了晚上,苏怡安带着几个护卫,坐着马车去了花会那条街。
灯火阑珊中,游人如织,到处都是带着笑容的男女老少,尤其是相伴逛街的青年男女尤其多。
苏怡安下了马车,站在街口处看了一会儿,不大想过去。